二十四节气词语
共 691 条词语
-
擘蓝十字花科植物。二年生草本。叶长卵圆形蓝绿色,茎膨大为球形外皮绿白、绿或紫色,可鲜食或腌制。[查看详情]
-
晩米霜降节后成熟的稻米。[查看详情]
-
营窟上古时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一说是相连的洞穴。营造洞穴。比喻经营藏身避患之地。营地。[查看详情]
-
霜栗即栗子。栗子九月霜降乃熟,故称。指栗树。[查看详情]
-
肃霜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沈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查看详情]
-
霜钟亦作“霜钟”。指钟或钟声。语本《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查看详情]
-
九钟传说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查看详情]
-
斗鹌鹑亦作“斗鹌鹑”。一种博戏。相传始于唐代玄宗时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后即流行民间。[查看详情]
-
霜螯蟹到霜降季节才肥美故称。螯,蟹螯。[查看详情]
-
履霜踩踏霜地。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指《履霜操》。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查看详情]
-
戒寒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查看详情]
-
白鴈亦作“白雁”。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查看详情]
-
齿肬即龁疣。螳螂。[查看详情]
-
小水小水流。小水灾。指较大的内陆湖。因小于大海故称。指小水池。平时每日一次的潮汛。中医学用以称小便。[查看详情]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查看详情]
-
篇蓄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每年小暑时间采取茎叶晒干作药用。主产于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查看详情]
-
黄葛葛之一种。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者。葛布。[查看详情]
-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7月6、7或8日。英Slight Heat; Moderate heat (11th solar term);[查看详情]
-
室女宫黄道十二宫的第六宫黄经从150到180原居室女座,故名。但由于岁差现已移到狮子座。每年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其时节气是处暑。[查看详情]
-
二分之祭古代帝王祭日、月的典礼。[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