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齎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出自《汲东山下井》
出自《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
出自《挽仁宗皇帝词》
出自《偈公六十五首》
出自《和延州经略庞龙图八咏·禊堂》
出自《沁园春·衮衣绣裳》
出自《又次程嘉定三首》
出自《弋阳道中题丫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