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行赠净珇上人

啄木行赠净珇上人朗读

东园嘹嘹山剥剥,有鸟晨饥啄霜木。
天寒虫豸得几何,爪觜披猖良为腹。
华堂蝙蝠添毛衣,飞蚁净尽何处归。
海山野鹤亦有饥,饥绝不向人前飞。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啄木行赠净珇上人译文及注释

《啄木行赠净珇上人》是宋代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描绘鸟类在严寒冬天中为了觅食而啄食霜冻的木头,以及其他生物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的生存状态,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求生的本能。

该诗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困境。诗中提到的鸟类,虫豸(昆虫),蝙蝠,飞蚁,野鹤等都是常见的生物形象,它们在冬季饥饿的情况下被迫寻找食物。诗中的鸟类在枯寒的寒冬中啄食着霜冻的木头,虫豸凭借微不足道的觅食能力,蝙蝠和飞蚁则在困境中努力寻找食物,野鹤也面临着饥饿的苦境。作者通过这些形象揭示了生命在艰难环境中的顽强求生意志。

诗词的译文如下:

东园嘹嘹山剥剥,
有鸟晨饥啄霜木。
天寒虫豸得几何,
爪觜披猖良为腹。
华堂蝙蝠添毛衣,
飞蚁净尽何处归。
海山野鹤亦有饥,
饥绝不向人前飞。

诗意和赏析:
《啄木行赠净珇上人》通过描绘生物在严寒冬季中的求生行为,传达了生命的顽强和对生存的渴望。诗中的鸟类、虫豸、蝙蝠、飞蚁、野鹤等形象,代表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在困境中奋力求生的形态。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它们为了获得食物而付出的努力,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诗中使用了具体生物形象的描写,如鸟类啄食霜木、虫豸为了一点食物而爪觜披猖、蝙蝠添毛衣、飞蚁净尽等,这些描写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生物们在饥饿和寒冷中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诗人通过表现野鹤不向人前飞的形象,强调了生物本能中的自立和独立,传递了对自然界中生物间独立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意志与精神。通过描绘生物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求生,诗词向读者传递了对生命力和生存意志的敬仰,并在细腻之中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界生物的关注和思考。

啄木行赠净珇上人读音参考

zhuó mù xíng zèng jìng zǔ shàng rén
啄木行赠净珇上人

dōng yuán liáo liáo shān bō bō, yǒu niǎo chén jī zhuó shuāng mù.
东园嘹嘹山剥剥,有鸟晨饥啄霜木。
tiān hán chóng zhì dé jǐ hé, zhǎo zī pī chāng liáng wèi fù.
天寒虫豸得几何,爪觜披猖良为腹。
huá táng biān fú tiān máo yī, fēi yǐ jìng jìn hé chǔ guī.
华堂蝙蝠添毛衣,飞蚁净尽何处归。
hǎi shān yě hè yì yǒu jī, jī jué bù xiàng rén qián fēi.
海山野鹤亦有饥,饥绝不向人前飞。

戴表元诗文推荐

野水晴犹涨,春雷晚始鸣。地闲无堠逻,山远有蚕耕。身世通寒暑,交游半死生。方知一杯酒,真胜百年名。

山鸡鲜羽毛,野鹘健爪吻。秋高草木空,屏处亦可隐。一为嗜欲牵,遂与笼槛近。作书报孔鹄,出入宜少谨。

野草散高林,雀鼠食之宜。设非人所残,一颗不敢窥。宁由网罻防,亦无伸物司。食道固当尔,雀鼠犹有天。

生世悔识字,祝身如野农。勤劳养尊老,膳味日可重。农篘熟新黍,耕休有过从。行吟答松籁,此乐逾歌钟。

忧患与寒暑,攻人如五兵。中年学养道,严於守坚城。秋风不相贷,白发日夜生。白尽会须止,阅熟已不惊。

燕是孝义鸟,常栖孝义家。堂檐白日暖,上下静无哗。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谁云知数历,俗士义之夸。

穷人忧夜长,壮士惜日短。重九俗所欣,我意乃迩懒。岂无解忧酒,累酌不能满。东园富诗材,红实垂纂纂。

板屋骤喧飞白蚊,纸窗欲雨暗苍蝇。长劳井臼惭妻子,近绝音书借友朋。夜半苦吟堪泣鬼,日高甘寝祗输僧。意衰俗物何难败,才薄天公却未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