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朗读

便觉近长夏,温风蚕欲成。
冠欹知发少,衣薄喜身轻。
初荻青穿水,繁阴绿满城。
朝来试新火,茶鼎听松声。

下载这首诗
(1)
相关诗文:

清明译文及注释

《清明》是一首宋代晁公溯的诗词。这首诗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的景象和人们对于新生活的期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时节已经过去,感觉夏天已经近在眼前,温暖的风儿像是蚕蛹即将破茧而出。我头戴冠冕,知道发丝已经稀少,穿着薄薄的衣袍,高兴地感受着身体的轻盈。

初生的荻芦已经破土而出,在水中穿行,绿色的枝叶已经遍布整个城市。清晨来临时,我试着点燃新的篝火,倾听着茶鼎中松木燃烧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过去、夏天临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生活的期待和对于自然变化的敏感。在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大地焕发勃勃生机。作者通过描述初生的荻芦和绿意盎然的城市,展现了大自然中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他自身的感受也融入其中,头发稀少、衣袍薄薄,体现了岁月的流转,但他却因此感到轻盈和喜悦。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作者试着点燃新的篝火,茶鼎中传来松木燃烧的声音。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通过新的篝火、新的火焰,迎接新的季节和新的生活。茶鼎听到的松木燃烧声,也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和韵律,给人一种静谧与宁静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同时也传递了对于岁月流转和新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清明读音参考

qīng míng
清明

biàn jué jìn cháng xià, wēn fēng cán yù chéng.
便觉近长夏,温风蚕欲成。
guān yī zhī fā shǎo, yī báo xǐ shēn qīng.
冠欹知发少,衣薄喜身轻。
chū dí qīng chuān shuǐ, fán yīn lǜ mǎn chéng.
初荻青穿水,繁阴绿满城。
zhāo lái shì xīn huǒ, chá dǐng tīng sōng shēng.
朝来试新火,茶鼎听松声。

晁公溯诗文推荐

莫言地近嶲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解道澄江净如练,空蒙山水是昭亭。

背郭深通一径遥,奔流坐看百川朝。飞来黄鹄陂已复,归去白鸥盟可要。益部官曹宁久处,津乡书札近相招。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负樵。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脸上桃花春自开,眉边柳色日全回。遥知弄粉妆成晚,应待温郎玉镜台。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深深小合夜笼香,日上珠帘逗晓光。为唤蜀帷春睡起,翠盆添水试新妆。

浮云起层阴,空中薄为雾。檐端雨声寒,客子念迟暮。祝融如昨日,白帝已更御。寒声傍络纬,秋意入庭树。六龙疾其驱,岁月不吾与。妇子催授衣,荒城闻砧杵。

不见罘罳阙,于今已十春。素衣不忍弃,为有洛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