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文潜如吴下

送刘文潜如吴下朗读

已聚粮三月,聊为客数旬。
吾难留逸驾,此去立通津。
圣主坐中具,嘉谋思上陈。
请言尧舜道,第一在安民。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逸驾此去圣主
相关诗文:

送刘文潜如吴下译文及注释

《送刘文潜如吴下》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个月的时间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粮草,
只是为了作为客人逗留了几个星期。
我难以舍弃优雅的驾车生活,
即将启程向通津前进。
圣明的君主坐在宝座上,
慈祥的思虑浮现在他的脸上。
请听我谈论尧舜的道德准则,
他们是建立安宁社会的首要因素。

诗意:
诗词以作者送别刘文潜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刘文潜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他即将离开,作者感到难以割舍。诗人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通过对圣明君主的赞颂,以及对尧舜道德准则的提及,传达了自己对社会稳定和治理的关切,以及对君主的信任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之情。他已经为刘文潜准备了三个月的粮草,但只能陪伴他数旬,这种无奈和不舍之情在诗中表现得深刻而真挚。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自己难以割舍舒适生活的内心挣扎,这种对物质享受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产生了冲突。

此外,诗中的圣明君主形象和对尧舜道德准则的提及,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治理的思考。诗人对君主的赞颂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敬重和对其智慧决策的肯定。他通过提到尧舜道德准则的第一位于安民,表达了对道德伦理和公正治理的重要性的思考,希望君主能够遵循古代圣人的道德准则,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秩序和治理的思考和期望。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情世故和公共利益的关切,以及对友谊和道德准则的重视。

送刘文潜如吴下读音参考

sòng liú wén qián rú wú xià
送刘文潜如吴下

yǐ jù liáng sān yuè, liáo wèi kè shù xún.
已聚粮三月,聊为客数旬。
wú nán liú yì jià, cǐ qù lì tōng jīn.
吾难留逸驾,此去立通津。
shèng zhǔ zuò zhōng jù, jiā móu sī shàng chén.
圣主坐中具,嘉谋思上陈。
qǐng yán yáo shùn dào, dì yī zài ān mín.
请言尧舜道,第一在安民。

晁公溯诗文推荐

莫言地近嶲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解道澄江净如练,空蒙山水是昭亭。

背郭深通一径遥,奔流坐看百川朝。飞来黄鹄陂已复,归去白鸥盟可要。益部官曹宁久处,津乡书札近相招。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负樵。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脸上桃花春自开,眉边柳色日全回。遥知弄粉妆成晚,应待温郎玉镜台。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深深小合夜笼香,日上珠帘逗晓光。为唤蜀帷春睡起,翠盆添水试新妆。

浮云起层阴,空中薄为雾。檐端雨声寒,客子念迟暮。祝融如昨日,白帝已更御。寒声傍络纬,秋意入庭树。六龙疾其驱,岁月不吾与。妇子催授衣,荒城闻砧杵。

不见罘罳阙,于今已十春。素衣不忍弃,为有洛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