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行

太白行朗读

太白经天照城阙,甲光侵肌冷如铁,秦王袍沾楚王血。
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古
来天子不观史,饰词佞笔徒为耳,胡不自修为谤弭。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太白行译文及注释

《太白行》是明代作家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白穿越天空照耀城阙,
铠甲的光芒冷得像铁一样,
秦王的袍沾染了楚王的鲜血。
龙附在凤的身边却无自由,
为何要离弃你,我的君主,
说出的话令人难以接受,谁在策划?
自古以来,天子从不关注历史,
虚伪的言辞和谄媚的笔墨只是为了迎合耳朵,
为什么不自行修正来消除谤言?

诗意:
《太白行》这首诗词以太白(即指代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身份,借喻了明代时期的政治腐败和险恶的官场环境。诗人通过描绘太白在天空中照耀城阙的景象,以及描述秦王的袍沾染了楚王的鲜血,表现了时代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诗人以龙附于凤的比喻,表达了自己作为文人的无自由和受制于权贵的境遇。诗人质问为什么要离弃自己的君主,指出官场上充斥着虚伪和谄媚之辞,天子不关注历史,不修正谤言,从而批判了当时政治体制的弊端。

赏析:
《太白行》以太白为象征,将其置身于明代的政治环境中,通过对比来抨击时代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诗人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太白照耀城阙的壮丽景象,以及秦王袍上沾染的楚王鲜血的残酷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诗人运用了龙附于凤的比喻,表达了自己作为文人的无自由和受制于权贵的困境,以及对当时政治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批判。诗人质问为什么天子不观察历史,不修正谤言,从而暗示了当时政治体制的缺陷和统治者的无能。整首诗词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并以强烈的批判色彩呼吁政治上的正义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太白行读音参考

tài bái xíng
太白行

tài bái jīng tiān zhào chéng què, jiǎ guāng qīn jī lěng rú tiě, qín wáng páo zhān chǔ wáng xuè.
太白经天照城阙,甲光侵肌冷如铁,秦王袍沾楚王血。
lóng pān fèng fù bù zì yóu, hé nǎi qì jūn lái shì chóu, wēi yán nì ěr shuí wèi móu? gǔ
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古
lái tiān zǐ bù guān shǐ, shì cí nìng bǐ tú wèi ěr, hú bù zì xiū wéi bàng mǐ.
来天子不观史,饰词佞笔徒为耳,胡不自修为谤弭。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诗文推荐

灵驾归何处,茂陵西更西。日轮埋地轴,云路隔天梯。月迥鸣鉴静,山围簇仗齐。玄宫松柏里,赡望转凄迷。

圣德同天纵,皇图与日升。乾维中断绝,坤轴乍崩腾。辇盖辞双阙,河山护六陵。生成真罔报,攀送竟何能。

碧林红叶惊飞鸟,江上秋风下来早。雁去鸿辞烟水空,蒹葭落尽芙蓉老。原头鹡鸰如有知,应怜岁暮得同栖。枝间戴胜声不住,应忆春园初降时。山林动物各有托,野雉分...

空山雨过枇杷树,黄颗累累不知数。金衣公子正多情,惊堕金丸欲飞去。海榴花残红子新,沙上凫珣来往频。每从水浅花深处,遥见隔花临水人。山禽关关水禽语,脉脉幽...

畎亩苍生念,闾阎白屋情。览章时昃日,露祷必深更。岁旱忧疑狱,天寒悯戍兵。尚遗宽恤诏,朝野共吞声。

玉几终宵坐,彤闱彻晓通。孙谋思祖训,家教托储宫。天语丁宁际,龙颜仿像中。此身真隔世,地下倘相从。

此日真何日,阴云掩上台。晦冥天色变,呜咽水声哀。旧恨齐山岳,遗恩遍草莱。万方同一恸,痛哭转成雷。

鹤发承颜日,龙楼问寝辰。宁宫同奉养,九庙极精禋。孝可通金石,诚能动鬼神。徽称高万代,垂宪及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