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浦十咏·梅岭

横浦十咏·梅岭朗读

曲江曾凿险,梅岭到今夸。
何代移来树,向人羞此花。
诛茅新佛屋,盖竹半樵家。
冷煖分南北,谁兴世道嗟。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凿险诛茅冷煖世道
相关诗文:

横浦十咏·梅岭译文及注释

《横浦十咏·梅岭》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横浦十咏·梅岭

曲江曾凿险,梅岭到今夸。
何代移来树,向人羞此花。
诛茅新佛屋,盖竹半樵家。
冷煖分南北,谁兴世道嗟。

译文:
曲江曾经凿出崎岖险峻的道路,梅岭至今依然引以为豪。
几代人搬迁来种植树木,却不好意思向人们展示这些美丽的花朵。
为了建造新的佛寺,砍伐茅草,竖起新的佛屋,一半的人家用竹子盖房。
冬暖夏凉的环境分布在南北两地,谁能振兴世间的正道,实在令人叹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岭的景色和人们对梅花的态度,同时也抒发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首先,诗人将曲江的险峻道路与梅岭进行了对比。曲江曾经经历了人们的辛勤工作,凿出了一条崎岖的道路。而梅岭则以其悠久的历史而引以为豪,代代相传。这种对比烘托出梅岭的壮丽和悠久的历史。

接着,诗人表达了人们对梅花的羞怯之情。尽管几代人搬迁来种植树木,但他们却不愿向外人展示这些美丽的花朵。这可能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一种谦逊的美德,人们不愿炫耀个人的成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他提到了修建佛寺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一半的人家用竹子盖房,这或许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南北区域的冷煖差异,这可能象征着社会的分化。最后一句“谁兴世道嗟”,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担忧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描绘梅岭的美丽景色为切入点,通过对梅花、社会现状的描写,以及对社会道德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和人们态度的忧虑之情。

横浦十咏·梅岭读音参考

héng pǔ shí yǒng
横浦十咏

qǔ jiāng céng záo xiǎn, méi lǐng dào jīn kuā.
曲江曾凿险,梅岭到今夸。
hé dài yí lái shù, xiàng rén xiū cǐ huā.
何代移来树,向人羞此花。
zhū máo xīn fú wū, gài zhú bàn qiáo jiā.
诛茅新佛屋,盖竹半樵家。
lěng nuǎn fēn nán běi, shuí xìng shì dào jiē.
冷煖分南北,谁兴世道嗟。

刘黻诗文推荐

书法严贬褒,明辨邪正要。寒暑自迭禅,日星常与存。浮云岂不翳,昭晰谁其昏。笔削匪烂报,执拗开乱原。

立朝观大节,炳炳在行已。李唐号多才,屹立整颓纪。前狄后有韩,高风世仰止。孤忠翼正祚,大论闢非礼。老榦挺冬岭,明魄浸秋水。均抱扶世心,勋学岂殊轨。

坤舆载五岳,乾象垂三光。术极宰元化,俯仰无低昂。一理贯万有,形色皆停当。晋风竞清谈,幽眇夸辉煌。坐销白昼尽,狐兔睨其旁。天地亦为愁,何但颓偏方。

阴阳著太极,万化惟一中。权衡迭轩轾,枢纽相始终。人受命以生,今古穉耄同。彼昏自不觉,安用尤聩聋。

之子孤高势莫攀,分甘肥遁此林间。独先草木有生意,几历风霜无老颜。气质冷冷全太古,声名籍籍重孤山。时人却拟调羹手,到底调羹不似閒。

宇宙浩无际,主静即其纲。静非寂以槁,密运治乃良。公明闓晏灿,忠悫消强梁。山河帝居壮,日月天德光。八荒囿一和,此界均彼疆。鸱鸮息昼鸣,凤凰梧桐翔。黔黎歌...

人夸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万木已悲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

造化洩元秘,河洛图书出。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