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董知县席上

同年董知县席上朗读

十五年前玉颊红,长安道上气如虹。
集英廓回含霄露,后市楼高枘海风。
解后一涯俱潦倒,摩挲双鬓各蓬忪。
酒边更用分疏在,明在相看总是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同年董知县席上译文及注释

《同年董知县席上》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十五年前的往事,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情怀。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同年董知县席上

十五年前玉颊红,
长安道上气如虹。
集英廓回含霄露,
后市楼高枘海风。

解后一涯俱潦倒,
摩挲双鬓各蓬忪。
酒边更用分疏在,
明在相看总是翁。

译文:

十五年前,她容颜娇艳如玉,
在长安的大道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集英廓旋转,映着天空的露珠,
后市楼高耸,直插云霄,迎着海风。

解开愁绪之后,我们都失意沮丧,
拂过双鬓的手不安定。
酒杯边更多的是分离和疏远,
明明面对面,却总是陌生的相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起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诗中的女子曾经年轻貌美,充满朝气和活力,如同彩虹般绚丽夺目。她在繁华的长安道路上行走,自信而有魅力。集英廓旋转,映照着她含有晨露的容颜,而高耸的后市楼则仿佛能触摸到她面颊上的海风。

然而,时间流转,十五年之后,诗人和那位女子都经历了挫折和颓废。他们的鬓发已经斑白,摩挲时显得不安稳。酒杯边更多的是分别和疏远,尽管明明在彼此面前,却感到彼此之间的疏离和陌生。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回溯和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情感。它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诗人以凄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曾经美好的怀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同年董知县席上读音参考

tóng nián dǒng zhī xiàn xí shàng
同年董知县席上

shí wǔ nián qián yù jiá hóng, cháng ān dào shàng qì rú hóng.
十五年前玉颊红,长安道上气如虹。
jí yīng kuò huí hán xiāo lù, hòu shì lóu gāo ruì hǎi fēng.
集英廓回含霄露,后市楼高枘海风。
jiě hòu yī yá jù liáo dǎo, mā sā shuāng bìn gè péng sōng.
解后一涯俱潦倒,摩挲双鬓各蓬忪。
jiǔ biān gèng yòng fēn shū zài, míng zài xiāng kàn zǒng shì wēng.
酒边更用分疏在,明在相看总是翁。

项安世诗文推荐

少日心随鹗上,长年身伴鸥闲。昨夜松声到枕,梦魂踏破天山。

春半閒窗午睡酣,梦馀瑶篆晚香残。起来磨墨花盈砚,勾得东风上笔端。

大江千里从西来,凭陵三峡喧如雷。自矜万顷临一杯,涌起雪浪吞崔嵬。一过荆门楚天阔,七泽茫茫如减没。波神潜声不敢发,汩汩安流到吴越。世间骄吝亦等耳,未见大...

船头一摇桨,船尾万波随。闻道山中乐,无人尽日维。

听说忠臣孝子,不论往事今人。衣上淋浪清泪,一生长为君亲。

天寒人倍爽,夜静雨初暄。旧稿诗重定,新编手自繙。相亲灯不厌,共坐意忘言。独笑重城里,千家正梦魂。

秋水迢迢诗思清,秋阳杲杲道心明。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行。

几许心期百未价,更将疏发对苍茫。江声直上鲸波去,山色回看虎踞长。乱后碧芜荒楚甸,云间孤塔见维扬。承平旧事无人说,闲倚栏干送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