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亭寓目

治亭寓目朗读

百尺孤亭落照间,六朝遗迹草斑斑。
荣华有尽英雄去,江水无穷鸥鹭闲。
商女晚来犹自唱,行人春尽不知还。
故园遥在三江外,烟树微茫独倚阑。

下载这首诗
(1)
相关诗文:

治亭寓目译文及注释

《治亭寓目》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百尺高的孤亭上,夕阳的余晖洒落其中,六朝的痕迹被草木所覆盖。曾经辉煌的事物已经逐渐消逝,英雄们已经离去,江水依旧流淌,鸥鹭自在地闲逛。商人的女儿在晚上来到这里,依然唱着歌曲;行人在春天快要结束时,却不知道何时归来。故乡遥远,位于三江之外,烟雾笼罩的树木微弱地倚靠在亭阑上。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座孤亭、六朝的遗迹、江水和鸥鹭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更迭、兴衰消长的主题。曾经的荣华已经逝去,英雄们已经离去,而大自然的景象却依旧存在,商人的女儿和行人仍然在这里活动。故乡虽然遥远,但依然对诗人产生着吸引力。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孤亭、草木、江水、鸥鹭等元素,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孤亭高耸于天空,夕阳的余晖使得整个景色显得寂寥而壮美。六朝的遗迹已经被时间深埋,草木渐渐覆盖了过去的辉煌。诗人通过对兴衰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事更迭的感慨。

诗人还通过描绘江水和鸥鹭的自由闲逛,表达了大自然的恒久存在与人事的短暂。江水流淌不息,鸥鹭自在地徜徉其中,与人类的兴衰无关。商人的女儿仍然在孤亭中自唱,行人却不知道何时会回来,这揭示了人们对归家的盼望与迷茫。

最后,诗人提到了故园的遥远,位于三江之外,烟树微茫,孤亭的云烟笼罩着树木的轮廓。这种遥远的景象给诗人带来一种孤独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兴衰的变迁和人事的不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对归家的期盼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治亭寓目读音参考

zhì tíng yù mù
治亭寓目

bǎi chǐ gū tíng luò zhào jiān, liù cháo yí jī cǎo bān bān.
百尺孤亭落照间,六朝遗迹草斑斑。
róng huá yǒu jǐn yīng xióng qù, jiāng shuǐ wú qióng ōu lù xián.
荣华有尽英雄去,江水无穷鸥鹭闲。
shāng nǚ wǎn lái yóu zì chàng, xíng rén chūn jǐn bù zhī hái.
商女晚来犹自唱,行人春尽不知还。
gù yuán yáo zài sān jiāng wài, yān shù wēi máng dú yǐ lán.
故园遥在三江外,烟树微茫独倚阑。

袁凯诗文推荐

江水一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寄语看花江上人,清明时节好来频。清明节后多风雨,风雨颠狂恼杀人。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姑今年老,鸣声呜呜。声呜呜,良可哀。生而不能养,死当何时回?死而不回,呜呜良可哀。

千株云锦照江沙,沙上青旗卖酒家。莫怪狂夫狂得彻,吴姬玉手好琵琶。

昨日旧谷没,今日新谷升。壮年不肯住,衰年日凭凌。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海水不复回,日月肯相待?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死亡不能免,安有却老方。仙人郑...

水上花枝日日开,行人头白不能来。请看门外东流水,流向沧溟更不回。

江花红白最堪怜,莫惜看花费酒钱。他时白发三千丈,纵使频来不少年。

烽火塞上来,发卒备戎虏。翩翩长安儿,力未胜弓弩。幸蒙车骑念,出入在幕府。风烟一朝息,归来受茅土。番笑李将军,血战自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