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朗读

自六朝、用武诧荆州,襟喉重疆陲。
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事势夔夔。
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
甚矣吾衰矣,将老东篱。
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
向棋边聊且,官事了痴儿。
雨未阴、毋忘户牖,挂长绳、系不住铜仪。
空遐想,桃源春媚,安得追随。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八声甘州
相关诗文: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译文及注释

诗词:《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自六朝、用武诧荆州,
襟喉重疆陲。
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
事势夔夔。
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
甚矣吾衰矣,将老东篱。
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
向棋边聊且,官事了痴儿。
雨未阴、毋忘户牖,挂长绳、系不住铜仪。
空遐想,桃源春媚,安得追随。

中文译文:
自从六朝时期,用武之才震惊荆州,
胸怀重要地区的边疆。
西风更劲,峡江像一条线,
局势变幻莫测。
我们必须仰仗中流的堡垒,上天赋予治理平安的责任。
我深感自己的衰老,将老去东边的篱笆。
不再谈论过去的梦想,任由阴平、邓艾、骆谷、姜维等人,
在历史中辗转。
在棋盘边上聊天,官员的事务只能使我痴迷。
雨还没下,不要忘记户牖(家门窗户),
挂着长绳,无法束缚青铜的仪式。
心中空想,桃源的春天美丽动人,但我如何能追随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曾伯的《八声甘州》,作于刘备、刘禅时期,描绘了当时的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和对治理国家的期望。

诗中以荆州为背景,荆州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诗中描述了西风劲烈,峡江纵横的自然景观,以及当时乱世的局势变幻不定。作者希望依靠有才干的人来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但也感叹自己的衰老和无力。

诗中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如邓艾、骆谷、姜维等,暗示了乱世中英雄的辗转命运。诗末以棋盘和官员事务来比喻尘世的繁琐和无奈。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桃源般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感慨难以实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乱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宋代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读音参考

bā shēng gān zhōu hé liú cāng hè shǔ jié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zì liù cháo yòng wǔ chà jīng zhōu, jīn hóu zhòng jiāng chuí.
自六朝、用武诧荆州,襟喉重疆陲。
gèng xī fēng shì jiàn, xiá jiāng rú xiàn, shì shì kuí kuí.
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事势夔夔。
xū zhàng zhōng liú dǐ zhù, tiān fù zhì píng shuí.
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
shén yǐ wú shuāi yǐ, jiāng lǎo dōng lí.
甚矣吾衰矣,将老东篱。
xiū shuō fēn fēn wǎng mèng, rèn yīn píng dèng ài, luò gǔ jiāng wéi.
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
xiàng qí biān liáo qiě, guān shì le chī ér.
向棋边聊且,官事了痴儿。
yǔ wèi yīn wú wàng hù yǒu, guà zhǎng shéng xì bú zhù tóng yí.
雨未阴、毋忘户牖,挂长绳、系不住铜仪。
kōng xiá xiǎng, táo yuán chūn mèi, ān dé zhuī suí.
空遐想,桃源春媚,安得追随。

李曾伯诗文推荐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唐边重秦陇,蜀鉴在江油。不易九鼎重,方兼四履忧。其间不容发,自此可前筹。局面西风异,从容夜观谋。

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皮毛尽剥丹心在,世味风霜已饱尝。

帘卷红楼拍手看,星轺迅步上鵷鸾。皇华节下留佳政,玉笋班中作好官。卿相致身时则易,忠贤得路古来难。端门待漏东风峭,尚忆屯边铁甲寒。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弓剑相随几历年,鬓毛斑剥饱风烟。可怜芦叶胡笳地,又过菊花新酒天。耳听骅骝还紫逻,梦随白鹭过青田。家僮久问谋归未,想笑吾顽不可镌。

乾坤一枰棋,今古一杯酒。悲哉易水筑,陋矣鸿门斗。将军跨下出,宰相篑中有。唾面使自乾,拭之费人手。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