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萧寺

夜过萧寺朗读

寻僧过野寺,清话捧茶瓯。
幡影风生树,钟声月在楼。
梅花薰纸帐,贝叶看银钩。
为问西来意,因成一夜留。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钟声梅花纸帐银钩
相关诗文:

夜过萧寺译文及注释

《夜过萧寺》是宋代文人胡仲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寻找僧侣穿过荒野的寺庙,我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对话,手捧着茶杯。风吹动幡旗的影子在树上摇曳,月光洒在楼阁上,钟声回荡在夜空中。梅花散发出芬芳,弥漫在纸帐内,贝叶上闪烁着银色的钩子。我想问问来自西方的僧人的意图,结果却因此而留宿了一整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寻访僧侣的场景。诗人来到野外的寺庙,与僧人进行了一次清晰而深刻的交谈。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诗人注意到风吹动幡旗的影子,月光洒在楼阁上,钟声回荡在夜空中,这些元素给诗中增添了一种超然的氛围。梅花的香气在纸帐内弥漫开来,贝叶上的银钩闪烁着光芒,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雅致和美感。最后,诗人希望能与来自西方的僧人交流,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选择在这里留宿一夜。

赏析:
《夜过萧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寺庙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把握,使整个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情感。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风吹动幡旗的影子、月光洒在楼阁上,以及梅花的香气,都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整首诗以一种写实的方式展示了夜晚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诗词中描绘的僧寺、茶瓯、幡影、钟声等形象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元素,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凸显了宋代文人对于禅宗与自然的追求与崇尚。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体现了胡仲弓在宋代文人中的独特才情和对艺术的追求。

夜过萧寺读音参考

yè guò xiāo sì
夜过萧寺

xún sēng guò yě sì, qīng huà pěng chá ōu.
寻僧过野寺,清话捧茶瓯。
fān yǐng fēng shēng shù, zhōng shēng yuè zài lóu.
幡影风生树,钟声月在楼。
méi huā xūn zhǐ zhàng, bèi yè kàn yín gōu.
梅花薰纸帐,贝叶看银钩。
wèi wèn xī lái yì, yīn chéng yī yè liú.
为问西来意,因成一夜留。

胡仲弓诗文推荐

深夜游宫玉漏迟,侵晨莺啭上林时。无端蝶恋花心动,摇落东风第一枝。

渔翁樵叟自行藏,裹饭过从乐未央。扑满自缘钱作崇,鸱夷聊以酒为乡。老来原弃人间世,病云欲荒墙下桑。黄犊不嫌人日雨,村村苗长绿微茫。

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拙於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只恁麽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野性最於鱼鹤亲,自知不是世间人。生成雪壑冰崖面,收得烟蓑雨笠身。杨柳春来青眼旧,山林老去白头新。毋多感慨令君瘦,独立斜阳一欠伸。

桂枝香里立多时,忽见传言玉女来。报道太清歌未彻,何妨爱月夜眠迟。

垂杨枝上喜迁莺,梅子黄时雨乍晴。几阵薰风穿玉殿,直珠帘内有欢声。

吾生身事信天缘,一死何须较后先。未怕时逢真太岁,或言寿过古稀年。穷余禄料齏百翁,醉负生涯囊一钱。又见山林春意思,办随芳草落花眠。

瑶花飞处忆瑶姬,一日倾杯十二时。青玉案前呵冻手,推窗自塑雪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