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朗读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译文及注释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离孙童一同游览梵林的情景。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陈著与离孙童一同前往梵林游玩的情景。诗人在悠闲自在的境地中,感受到了离尘俗的愉悦,与贫穷的生活方式达成了共鸣。诗中描绘了犬吠声与落红飘落的景象,以及鸟儿在空中啼鸣,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作者将这个地方描述为一年中最美妙的地方,并分付老朋友龄吟和赏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隐逸宁静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离尘俗的追求。诗中以醉言惊动尘俗耳朵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贫穷与僧心的契合,折射出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追求。通过描述犬吠声、落红和鸟儿的啼鸣,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最后,诗人将这个地方描述为一年中最佳的处所,并分付老朋友一同欣赏和吟咏,显示出诗人对友情和共同欣赏诗词的重视。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离尘俗、追求自由和平静的渴望。同时,通过对友情和共同欣赏诗词的表达,凸显了诗人对人情和艺术的关注。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同时也传递给读者一种追求宁静与自由的思考和感悟。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读音参考

tóng lí sūn tóng méng yóu jìng cí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sān yuè dì sān rì, yòu lái yóu fàn lín.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zuì yán jīng sú ěr, pín qù qì sēng xīn.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quǎn fèi luò hóng wài, niǎo tí kōng cuì yīn.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yī nián zuì jiā chù, fēn fù lǎo líng yín.
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

陈著诗文推荐

宝瑟屏金深深处,斑衣箫玉香中。人生二美古难逢。杏苑今朝喜共。一霎豆花新雨,半帘梧叶清风。年年此景绿尊同。笑指南山称颂。

逃不从幼安,放非效玄真。原事尧舜主,或与夔龙亲。

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

残生光景满腔愁,平地江河汹涌流。可痛事多周正月,不言心有晋春秋。俗饕无梦亦寻鹿,人饱自歌谁饭牛。咄咄向天天不管,方来毕竟几时休。

赤日途中嚼冰雪,红尘城外见林泉。一时邂逅犹快意,十载清閒我谢天。

萧萧四壁住残生,不学神仙不学僧。有酒未能忘北海,种瓜且自学东陵。

凿池引山泉,泉脉来扰扰。池上有新亭,池下芰荷绕。色香两超绝,天然本非矫。花开日开宴,醉里人世早。

君子当固穷,达亦岂吾病。有心事穷达,斯与天者竞。仁可以致君,止则归田咏。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