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骏图

八骏图朗读

穆满当年物外程,电腰风脚一何轻。
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穆满不得长鞭不肯
相关诗文:

八骏图译文及注释

诗词《八骏图》是唐代诗人罗隐所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穆满当年物外程,
电腰风脚一何轻。
如今纵有骅骝在,
不得长鞭不肯行。

诗意:
诗人通过描绘八骏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真正优秀人才的渴望。诗中的八骏象征着卓越的才能和潜力,它们拥有快马一般的速度和轻灵的步伐。然而,如今即使有这样优秀的人才出现,也未必能发挥其才华,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赏析:
这首诗以八骏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真正杰出人才的向往。穆满指古代运输马匹时的一种马车,意味着彼时物有所值的征程。电腰则形容骏马的身形轻盈而灵活。诗中的八骏象征着才华横溢的人们,他们拥有超常的才能和潜力,可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这反映出唐代社会中存在的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以及人才被浪费和压制的现象。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状的愤懑,即使有如此优秀的人才出现,也未必能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发展,才华被束缚的情况下,人才难以发挥其潜能和才华。整首诗通过八骏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的回忆与对真正杰出人才的向往,具有深厚的社会寓意。

八骏图读音参考

bā jùn tú
八骏图

mù mǎn dāng nián wù wài chéng, diàn yāo fēng jiǎo yī hé qīng.
穆满当年物外程,电腰风脚一何轻。
rú jīn zòng yǒu huá liú zài, bù dé zhǎng biān bù kěn xíng.
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

罗隐诗文推荐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思量前事不堪寻,牢落余情满素琴。四海岂无腾跃路,一家长有别离心。道从汩没甘雌伏,迹恐因循更陆沈。寂寞谁应吊空馆,异乡时节独沾襟。簟卷两床琴瑟秋,暂凭前...

余声宛宛拂庭梅,通济渠边去又回。若使炀皇魂魄在,为君应合过江来。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夏窗七叶连阴暗。,赖家桥上潏河边。细看月轮真有意,已知青桂近嫦娥。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山雨霏微宿上亭,雨中...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