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李叔器家见一亭

登李叔器家见一亭朗读

别驾当年蚤见几,郎君久亦弃文闱。
闭门幽径滋苍藓,杖策高亭接翠微。
试问丘园返初服,定胜风雨盖征衣。
一官政为饥謇计,未免饥寒故不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登李叔器家见一亭译文及注释

《登李叔器家见一亭》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李叔器的家中看见一座亭子
回首往昔,曾经多次相会,如今郎君已经离开文闱
闭门自守的幽径上长满了苍藓
我拄着拐杖,登上高亭,迎接着微风中的翠绿
试问丘园的景致如何,是否仍穿着初次的朝服
定能抵挡风雨的征衣
我只是一个官员,为了生计而忍受饥寒
因此未能回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蕃登上李叔器家中的一座亭子时的情景。诗人回忆起与郎君的往昔相会,然而郎君已经离开了进士科举考试的殿堂。诗人闭门自守,走在幽静的小径上,小径上长满了苍藓。他拄着拐杖登上高亭,迎接微风中带来的翠绿。诗人询问丘园的景色如何,是否还穿着初次进朝的朝服,是否能够抵挡住风雨的征衣。诗人自称只是一个官员,为了生计而忍受饥寒,因此不能回家团聚。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展示了时代风云变幻下的个人遭遇和官场压力。诗中以李叔器家中的一座亭子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郎君相会的回忆和思念。诗人闭门幽居,步行在幽静的小径上,小径上长满了苍藓,这些描写烘托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拄着拐杖登上高亭,迎接微风中的翠绿,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人问及丘园景色和郎君的近况,显示了他对乡村生活和与郎君的重逢的渴望。然而,诗人自称只是一个官员,为了生计而忍受饥寒,不能回家。这揭示了官场的残酷和现实的压力,以及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无奈和遗憾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既展现了个人的遭遇,又折射出了社会背景下的普遍现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登李叔器家见一亭读音参考

dēng lǐ shū qì jiā jiàn yī tíng
登李叔器家见一亭

bié jià dāng nián zǎo jiàn jǐ, láng jūn jiǔ yì qì wén wéi.
别驾当年蚤见几,郎君久亦弃文闱。
bì mén yōu jìng zī cāng xiǎn, zhàng cè gāo tíng jiē cuì wēi.
闭门幽径滋苍藓,杖策高亭接翠微。
shì wèn qiū yuán fǎn chū fú, dìng shèng fēng yǔ gài zhēng yī.
试问丘园返初服,定胜风雨盖征衣。
yī guān zhèng wèi jī jiǎn jì, wèi miǎn jī hán gù bù guī.
一官政为饥謇计,未免饥寒故不归。

赵蕃诗文推荐

秋日胜春句匪夸,信春无赖觉秋佳。睡余对客霏谈屑,茶罢卷书揩眼花。寂历斜阳檐影断,萧疏黄叶雀声哗。家贫尊酒虽无旧,多谢邻翁许屡赊。

晚山能紫复能青,远岭犹分近已冥。好语忽然生眼底,遽将摹写已无形。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露冷初疑是晓霜,风高已觉爱朝阳。莫云节变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复强。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鸥如玉洁鹭霜明,閒意相看了不惊。乃不悟予非慕者,决然飞背晚烟轻。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