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

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朗读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团团正林杪,隐隐半岩幽。
永谢妖蟆食,宁须玉斧修。
少微并婺女,何事独名州。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译文及注释

《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宿雨过后的秋天景色,以及诗人乘舟经过贵溪数里望见的月亮岩。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团团正林杪,隐隐半岩幽。
永谢妖蟆食,宁须玉斧修。
少微并婺女,何事独名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宁静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宿雨过后的清新秋日。诗人一早出发,乘舟经过贵溪,眺望远处的月亮岩。

诗中的“团团正林杪”形容了远处的山林,似乎隐隐约约地显现出来,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隐隐半岩幽”则描绘了遥远的岩石在朦胧的光影中半隐半现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永谢妖蟆食,宁须玉斧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妖蟆是传说中的神兽,诗人以此象征着自然界的神奇与瑰丽。他表示要永远感谢妖蟆的供养,而不需要用玉斧去修剪它,表明自然界的美丽应该保持原始的状态。

最后两句“少微并婺女,何事独名州”涉及到地理和人文的因素。少微和婺女是两个地名,而“名州”则指的是一个有名的州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自己所在的地方不被人所知的疑惑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于平凡事物和普通人生命的关注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秋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和地方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发情感,诗人唤起读者对于大自然和人生的共鸣,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审美意境和哲理思考。

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读音参考

guò guì xī shù lǐ wàng yuè yán zuò
过贵溪数里望月岩作

sù yǔ xǐ qīng qiū, xíng xíng zǎo fàng zhōu.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tuán tuán zhèng lín miǎo, yǐn yǐn bàn yán yōu.
团团正林杪,隐隐半岩幽。
yǒng xiè yāo má shí, níng xū yù fǔ xiū.
永谢妖蟆食,宁须玉斧修。
shǎo wēi bìng wù nǚ, hé shì dú míng zhōu.
少微并婺女,何事独名州。

赵蕃诗文推荐

秋日胜春句匪夸,信春无赖觉秋佳。睡余对客霏谈屑,茶罢卷书揩眼花。寂历斜阳檐影断,萧疏黄叶雀声哗。家贫尊酒虽无旧,多谢邻翁许屡赊。

晚山能紫复能青,远岭犹分近已冥。好语忽然生眼底,遽将摹写已无形。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露冷初疑是晓霜,风高已觉爱朝阳。莫云节变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复强。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鸥如玉洁鹭霜明,閒意相看了不惊。乃不悟予非慕者,决然飞背晚烟轻。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