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桥道间二首

杭桥道间二首朗读

安稳侵晨发,杭桥薄暮休。
山穷多石峙,渡涉乱川流。
野性安猿马,归心爱鹭鸥。
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杭桥道间二首译文及注释

《杭桥道间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杭州的桥道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安稳与归隐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杭桥道间二首

安稳侵晨发,
杭桥薄暮休。
山穷多石峙,
渡涉乱川流。
野性安猿马,
归心爱鹭鸥。
时平从路险,
吾在岂人谋。

译文:

清晨来到安静的杭州桥道,
夜幕降临时,我静静休憩。
山峦绵延,石头层层叠叠,
穿越河流,波涛汹涌。
野性的猿猴自在奔驰,
我心向往归处,喜爱飞翔的鹭鸥。
纷乱的世事时平时险,
我置身其中,岂顾及他人谋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杭州的桥道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表现了作者追求宁静和归隐的心境。

首先,诗中写道“安稳侵晨发”,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安宁与宁静。这里的“安稳”意味着诗人的内心得到了安抚,感受到了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夜幕降临时的桥道景色,“杭桥薄暮休”。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静谧和沉静的感觉,暮色中桥道休憩的意象也暗示了诗人渴望休息和宁静的心情。

其次,诗中描绘了山峦的景色,“山穷多石峙”,表现出山势高耸、险峻多变的特点。这种景象与后文的“渡涉乱川流”相呼应,形成对比。山峦和涌动的河流象征着纷繁复杂的世界,而渡过山和水的过程也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困难。

诗中还出现了野性的猿猴和飞翔的鹭鸥,它们都象征着自由和追求。诗人以自然界的生物来比喻自己的心灵追求,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倾诉,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繁杂世事的超然态度。

最后,诗人以“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在世事纷扰中的超然心态。诗人不受世俗的纷扰所累,置身于逆境与平顺之间,自得其乐。这种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超脱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赵蕃的《杭桥道间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和归隐的心境。通过对山水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安宁、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远的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与超然的美感。

杭桥道间二首读音参考

háng qiáo dào jiān èr shǒu
杭桥道间二首

ān wěn qīn chén fā, háng qiáo bó mù xiū.
安稳侵晨发,杭桥薄暮休。
shān qióng duō shí zhì, dù shè luàn chuān liú.
山穷多石峙,渡涉乱川流。
yě xìng ān yuán mǎ, guī xīn ài lù ōu.
野性安猿马,归心爱鹭鸥。
shí píng cóng lù xiǎn, wú zài qǐ rén móu.
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

赵蕃诗文推荐

秋日胜春句匪夸,信春无赖觉秋佳。睡余对客霏谈屑,茶罢卷书揩眼花。寂历斜阳檐影断,萧疏黄叶雀声哗。家贫尊酒虽无旧,多谢邻翁许屡赊。

晚山能紫复能青,远岭犹分近已冥。好语忽然生眼底,遽将摹写已无形。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露冷初疑是晓霜,风高已觉爱朝阳。莫云节变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复强。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鸥如玉洁鹭霜明,閒意相看了不惊。乃不悟予非慕者,决然飞背晚烟轻。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