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朗读

晚风何许递参差,南望令人思九疑。
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登岳阳楼译文及注释

《登岳阳楼》是宋代赵蕃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上岳阳楼后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晚风吹拂着参差不齐的山峦,我望向南方,使人心生无尽思绪。茫茫烟波无法尽览,谁说一根苇子就可以撑起整个杭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绘楼上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首先,晚风吹拂着参差不齐的山峦,给人一种温柔而凄美的感觉。这里的“参差”形容山峦错落有致,不规则的形状,与晚风的拂动相呼应,展现出大自然的独特美。

其次,诗人望向南方,面对着壮丽的景色,心生无尽的思绪。这里的“南望”可以理解为眺望远方,心境开阔,也可以解释为向南方的山水景色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作者可以感受到山水的壮丽和无穷的意境,这些景色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接着,诗人提到“茫茫烟波”,描绘了遥远的风景景色,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这种遥远的景色让人感到渺小而无法尽览,同时也传递了人生的无常和无限可能的含义。

最后,作者反问:“谁说一根苇子就可以撑起整个杭州?”这是对一种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反思。苇子是脆弱的,无法承受太大的压力,作者用它来比喻人的力量微小而不足以承担巨大的责任。通过这一问句,作者表达了对人们固有观念的批判,并提醒人们要珍惜和把握眼前的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登岳阳楼》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充满了意境和哲理,使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登岳阳楼读音参考

dēng yuè yáng lóu
登岳阳楼

wǎn fēng hé xǔ dì cēn cī, nán wàng lìng rén sī jiǔ yí.
晚风何许递参差,南望令人思九疑。
miǎo miǎo yān bō mò néng jí, shuí yún yī wěi kě háng zhī.
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

赵蕃诗文推荐

秋日胜春句匪夸,信春无赖觉秋佳。睡余对客霏谈屑,茶罢卷书揩眼花。寂历斜阳檐影断,萧疏黄叶雀声哗。家贫尊酒虽无旧,多谢邻翁许屡赊。

晚山能紫复能青,远岭犹分近已冥。好语忽然生眼底,遽将摹写已无形。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露冷初疑是晓霜,风高已觉爱朝阳。莫云节变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复强。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鸥如玉洁鹭霜明,閒意相看了不惊。乃不悟予非慕者,决然飞背晚烟轻。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