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知来弟

寄知来弟朗读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
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
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知来弟译文及注释

《寄知来弟》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中文译文:稀疏的寒日洒下清霜,蓬勃的阴风吹开尘土。

诗意: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运用微妙的意象描绘了冬天的景色。作者通过寒日洒下清霜和阴风吹开尘土的描写,展现了严寒的冬季景象。这种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刻画,还蕴含着对时间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赏析:诗人通过"霏霏寒日陨清霜"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寒冷的天气使得清晨的阳光显得稀薄而寒冷,清霜从天空中洒落下来。"勃勃阴风出土囊"则形容了寒风的威力和猛烈,它吹开了土地上的尘土。这种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变化。

整首诗词通过抒发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深思。在严寒的冬天,人们在自然界的变化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感慨。最后两句"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担忧。豆粥作为简朴的食物,象征着作者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将心中的愿望和热情化作一杯香浓的粥。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抒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同时,通过简朴的饮食形象,表达了作者的乐观与希望。整首诗词含蓄而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寄知来弟读音参考

jì zhī lái dì
寄知来弟

fēi fēi hán rì yǔn qīng shuāng, bó bó yīn fēng chū tǔ náng.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chǐ mù wèi jiē lóng jiǔ zhé, xián lú bù wěn yàn xié xíng.
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
shì tú tián shè chéng sān yǐ, shì tài jiāng hú hé liǎng wàng.
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
wú shù yōu mín yuán dǐ shòu, yī bēi dòu zhōu ruò xīn xiāng.
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李石诗文推荐

节节荷风驿置,疏疏竹雨龙悭。欹枕几声鼓吹,卷帘数笔湖山。

九九之年逢降庆,生年生日同时。金花紫诰鬓银丝。乞身香火地,日戏老莱衣。浑舍集成千岁会,子孙三世庭闱。共将春酒祝金卮。蟠桃三月暮,莫怪看花迟。

桃花流水神仙地,枯木寒岩自在春。错上磨成白玉质,矿中仍现紫金身。

无心已作不鸣雁,恃气多惭反走鸡。大道三杯仙落托,随斋一钵佛菩提。

崭然头角翁家儿,儿会读书儿不痴。桂树团栾五百丈,月边引手攀高枝。

寒藤霜露又经秋,梦入江湖戏白鸥。二十年来行脚地,耆婆天上看河流。

茶郊君子之淡,酒饮圣人之清。醉为天下大老,睡则吾辈神兵。

蝶儿也解宿香丛,蜂子尤能醉蜜红。幻景扫除余结习,自携茗碗漱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