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

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朗读

山程十驿策驽来,中路几成兴尽回。
旅次白醪饶客醉,故园黄菊为谁开。
漏长更箭迟翻鼓,生久灯花细落煤。
不是学无经济术,道书教我壮心灰。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九日
相关诗文:

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译文及注释

《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九月九日旅行至罗江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的迷惘和失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程十驿策驽来,中路几成兴尽回。
旅次白醪饶客醉,故园黄菊为谁开。
漏长更箭迟翻鼓,生久灯花细落煤。
不是学无经济术,道书教我壮心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旅行为背景,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人生的疑惑与迷茫。

首两句"山程十驿策驽来,中路几成兴尽回"描绘了行程的艰难和曲折。作者策驽(即慢行)十个驿站才来到目的地,但在中途往返了几次。这种曲折的行程暗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迷失。

接下来的两句"旅次白醪饶客醉,故园黄菊为谁开"揭示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旅途中,白醪(一种酒)丰盈,使客人沉醉其中,而故园的黄菊却不知为谁而开放。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接着的两句"漏长更箭迟翻鼓,生久灯花细落煤"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漏长和更箭的迟延,以及灯花的渐渐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无奈。这些形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具有生动感和意境。

最后两句"不是学无经济术,道书教我壮心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疑惑和失望。作者认为他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学会富裕的技巧,而是因为他在书本中所学到的道理教会了他的壮志消磨。这种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使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旅行的描写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诗词更具有艺术感和深度。

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读音参考

jiǔ rì luó jiāng lǚ qíng chéng wén rú
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

shān chéng shí yì cè nú lái, zhōng lù jǐ chéng xìng jìn huí.
山程十驿策驽来,中路几成兴尽回。
lǚ cì bái láo ráo kè zuì, gù yuán huáng jú wèi shuí kāi.
旅次白醪饶客醉,故园黄菊为谁开。
lòu zhǎng gèng jiàn chí fān gǔ, shēng jiǔ dēng huā xì luò méi.
漏长更箭迟翻鼓,生久灯花细落煤。
bú shì xué wú jīng jì shù, dào shū jiào wǒ zhuàng xīn huī.
不是学无经济术,道书教我壮心灰。

李新诗文推荐

龙蛇飞动从椽笔,昔看公孙舞剑来。何得却知颠草妙,为随宾客到金台。

公子诗成轻万户,将军诺重过千金。不烦县令前驱去,回采坚珉刻醉吟。

千古人生乐事稀。露浓烟事薄寒时。菊花须插两三枝。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茂陵多病有谁知。

谁将蜀柳赠行人,曾伴灵和殿下春。笑煞后来门下客,风流不似乃翁身。

燔肉苟不至,何暇税冕行。一日废礼经,不如无此生。相鼠知拱手,寒暑不变更。威仪特文具,衽席为乱萌。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争。如彼为肉者,死即五鼎烹。

四海倾瞻调鼎手,朝廷侧席待伊周。江城父老休遮道,可是星车肯少留。

天子清閒问侍臣,当年张姓复其名。金瓯已洒银钩字,庭下宣麻不用惊。

四除延月魄,空庭零露滋。西风猎黄叶,萧萧辞故枝。前日秀春阳,讵知彫落时。反侧孤衾裯,早寒先自知,藁砧山上山,刀头杳无期。无乃逐新欢,巧画双蛾眉。妾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