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时寓龙德寺前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朗读

西风吹澹云,小雨送残热。
负砌两梧桐,黄落下一叶。
中宵暗灯火,冏冏窗前月。
孤怀挂清愁,谁此伴心折。
自顾欲何似,幽巷在穷穴。
感动发悲鸣,啾唧夜不绝。
晓起对青铜,两鬓生华发。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译文及注释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是宋代郑刚中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轻拂着平静的云,细雨送走了余热。
负砌两株梧桐,一片黄叶飘落。
午夜里,灯火昏暗,窗前月色微弱。
孤独的思念挂在心头,有谁能与我共同折磨。
自顾之时,无法比拟,幽深巷陋处。
感动之情发出悲鸣,啾唧声在夜晚不绝。
黎明时分,面对青铜镜,两鬓的发丝生出华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感伤之情。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西风拂过云彩、细雨洒落的场景,展现了秋天的凉爽和清幽。其中的梧桐树黄叶飘落,更加强调了季节的变迁和寂寥的氛围。

在午夜的时刻,灯火昏暗,窗前的月色微弱。这种昏暗的环境与孤独的思念相互映衬,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他的心中挂着的是清愁,而没有人能够与他共同分担折磨。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他自问,自己忧愁的心情有谁能够理解,幽深巷陋的处境使他感到无法与他人相比。他的感动之情发出悲鸣,啾唧声在夜晚不断回荡。

最后两句描述了黎明时分,作者面对青铜镜,发现自己的两鬓已经生出华发。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也反映出作者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以深秋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表达,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情感传递给读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命运的联结,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读音参考

gǎn qiū shí yù lóng dé sì qián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

xī fēng chuī dàn yún, xiǎo yǔ sòng cán rè.
西风吹澹云,小雨送残热。
fù qì liǎng wú tóng, huáng là xià yī yè.
负砌两梧桐,黄落下一叶。
zhōng xiāo àn dēng huǒ, jiǒng jiǒng chuāng qián yuè.
中宵暗灯火,冏冏窗前月。
gū huái guà qīng chóu, shuí cǐ bàn xīn zhé.
孤怀挂清愁,谁此伴心折。
zì gù yù hé sì, yōu xiàng zài qióng xué.
自顾欲何似,幽巷在穷穴。
gǎn dòng fā bēi míng, jiū jī yè bù jué.
感动发悲鸣,啾唧夜不绝。
xiǎo qǐ duì qīng tóng, liǎng bìn shēng huá fà.
晓起对青铜,两鬓生华发。

郑刚中诗文推荐

夏木垂嘉阴,中夜微雨集。晨兴涉西园,爽气衣外入,侧身过幽林,叶上见馀湿。菰蒲暗池塘,有鹭如玉立。乐哉吾此居,时平足堪葺。

幽趣无人会,欣然自解颜。雨来飞鸟急,沙静小鱼闲。翠滴峰峦表,香霏草木间。吾心久忘物,物意苦相关。

秋风城壘小,远望一消凝。洞客云中路,渔舟水底灯。有钟聊是寺,半俗不成僧。羁旅其间者,尘埃料可憎。

竹舆晓出见湖山,小室焚香暂得闲。帘动东风入双蝶,清愁何处不用关。

柳色几番随雨暗,蕉心闲处向人开。个别岂得无诗句,滞思如胶索不来。

梅子垂垂傍短墙,淡烟微雨暗池塘。年来自觉伤春甚,览镜欷嘘泪数行。

新凉到郊墟,秋水满陵泽,主人坐轻舸,恰受二三客。入网旋烹鲜,逢蔬方小摘。甘同芡实把,酸分石榴拆。所欣情款亲,岂问坐席窄。岩草度幽香,退后金三尺。风摇水...

幽趣无人会,闲居趣自成。孤舟横水静,宿鹭入烟明。风絮低还起,苔钱断复生。小门无客款,睡犬不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