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箨笔诗

笋箨笔诗朗读

琅玕夭娇排霄去,败箨平阶聊贮储。
付与管城汤沐地,何须毛颖号中书。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笋箨笔诗译文及注释

《笋箨笔诗》是宋代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琅玕夭娇排霄去,
败箨平阶聊贮储。
付与管城汤沐地,
何须毛颖号中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和使用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诗的开头是"琅玕夭娇排霄去",这里的"琅玕"指的是竹笋,"夭娇"形容竹笋嫩嫩的样子,"排霄去"意味着竹笋向天空延伸生长。这句话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过程,表达了生机勃勃、向上向善的意象。

接着,诗人写道"败箨平阶聊贮储","败箨"指的是已经长大的竹子的枝叶,"平阶"表示其平铺在台阶上,"聊贮储"表示将之保存下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欣赏竹子的姿态和自然之美,将竹子的枝叶摆放在台阶上保存下来,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和美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付与管城汤沐地,何须毛颖号中书",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用途和价值的思考。"付与"表示将竹子交给,"管城汤沐地"指的是竹子被用来制作盥洗用具的地方,"毛颖"是指毛笔,"号中书"表示书写用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多样化利用,既将其用于日常生活,又将其用于书写,强调了竹子的实用性和文化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竹子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竹子的生长和使用,寄托了他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融,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笋箨笔诗读音参考

sǔn tuò bǐ shī
笋箨笔诗

láng gān yāo jiāo pái xiāo qù, bài tuò píng jiē liáo zhù chǔ.
琅玕夭娇排霄去,败箨平阶聊贮储。
fù yǔ guǎn chéng tāng mù dì, hé xū máo yǐng hào zhōng shū.
付与管城汤沐地,何须毛颖号中书。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诗文推荐

乐圃林泉好,藤萝荫古台。仰攀高节处,豫约挂冠来。凉月空堂影,新霜百草荄。凄清行乐地,履迹满苍苔。

畴昔始龙馆,能声到海隅。兆民方菜色,境政独蒲庐。尚赖德弥郡,安知今也无。犹闻江左郡,荒政徯来苏。

蚤悟多金累,惟修俭与仁。考终虽罔愧,直道未容伸。地想流谦德,天惟赉善人。昭昭锡繁祉,余庆在振振。

自信仁由己,深知道满门。才华辉日域,嘉誉达天阍。坦腹方趋进,亨衢迓骏奔。欲令唐晋後,不独美姚温。

沧海梦悠悠,关河壮气收。魂归伤委蜕,壑迥失虚舟。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可堪频怅望,松梓繄新丘。

至人本无我,与世初无方。强从金銮游,聊用示行藏。忠清秉全德,日月可争光。振衣千载上,临世濯沧浪。

山东太白谪仙人,笔卷天河气拂云。百代公卿嘲哂遍,清溪石上想严君。

七十古云稀,公忠况未衰。言常思悟主,老更惜明时。雪发丹心被,君恩宝剑知。如何天不憗,直道竟何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