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

龙洞朗读

龙睡抱明月,我来窥碧浔。
撄鳞徒有志,探颔本无心。
雷去春霖足,云归夜水深。
余波就不惜,好为濯尘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龙洞译文及注释

《龙洞》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龙洞》中文译文:
龙沉睡中抱着明亮的月光,我来窥探碧波荡漾。
龙鳞虽然有坚定的志向,但是探颔的本意并非如此。
雷声已经消退,春雨已经足够,云归于夜水的深处。
我不计较余波的泛滥,甘心为了洗净尘埃而努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龙洞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里的观察和感悟。龙沉睡中抱着明亮的月亮,象征着龙的尊贵和神秘。诗人来到龙洞,窥探碧波荡漾,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之心。诗中提到龙鳞有志向,但探颔的行为并非出于目的,折射出诗人对于勇敢探索的思考。雷声已渐远,春雨已足够,云归夜水深处,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大自然的循环。诗人并不计较余波的泛滥,愿意为了洗净内心的尘埃而努力。

赏析:
《龙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龙、月、波、雷、云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个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场景,将读者带入其中。诗人对龙洞景象的观察,以及对龙鳞、雷声、春雨等细节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的态度坦然,不计较余波的泛滥,愿意为了洗净内心的尘埃而努力,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内心净化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同时也透过诗人的感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内心的反省。

龙洞读音参考

lóng dòng
龙洞

lóng shuì bào míng yuè, wǒ lái kuī bì xún.
龙睡抱明月,我来窥碧浔。
yīng lín tú yǒu zhì, tàn hàn běn wú xīn.
撄鳞徒有志,探颔本无心。
léi qù chūn lín zú, yún guī yè shuǐ shēn.
雷去春霖足,云归夜水深。
yú bō jiù bù xī, hǎo wèi zhuó chén jīn.
余波就不惜,好为濯尘襟。

李新诗文推荐

龙蛇飞动从椽笔,昔看公孙舞剑来。何得却知颠草妙,为随宾客到金台。

公子诗成轻万户,将军诺重过千金。不烦县令前驱去,回采坚珉刻醉吟。

千古人生乐事稀。露浓烟事薄寒时。菊花须插两三枝。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茂陵多病有谁知。

谁将蜀柳赠行人,曾伴灵和殿下春。笑煞后来门下客,风流不似乃翁身。

燔肉苟不至,何暇税冕行。一日废礼经,不如无此生。相鼠知拱手,寒暑不变更。威仪特文具,衽席为乱萌。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争。如彼为肉者,死即五鼎烹。

四海倾瞻调鼎手,朝廷侧席待伊周。江城父老休遮道,可是星车肯少留。

天子清閒问侍臣,当年张姓复其名。金瓯已洒银钩字,庭下宣麻不用惊。

四除延月魄,空庭零露滋。西风猎黄叶,萧萧辞故枝。前日秀春阳,讵知彫落时。反侧孤衾裯,早寒先自知,藁砧山上山,刀头杳无期。无乃逐新欢,巧画双蛾眉。妾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