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台

啸台朗读

乘流勿遇坎,触焉遘兹游。
纡余上云垒,禅房忽通幽。
水光浮西泽,草树飒已秋。
岂无竹林友,腰印不我俦。
异时东山约,兴尽辄复数。
飞盖想清夜,华月湛西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啸台译文及注释

《啸台》是李廌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乘着流水勇往直前,却遇到了险阻,却偶然来到这里游玩。曲曲折折地爬上云垒,禅房忽然通向了深幽之地。水面上的光芒在西泽上闪烁,草木已经带着秋意。难道没有一位竹林中的朋友,没有一个能与我相伴的知己。在另一段时光里,我被东山邀约,兴致一过就不再重复。驾着飞盖,想象着清夜的景象,华丽的月亮照耀着西方的流水。

诗意和赏析:
《啸台》描绘了一种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旅行的心境和感受。诗人乘着流水前行,却遇到了困难和阻碍,但他并不退缩,继续前行,最终到达了一个幽静的地方。诗中通过描绘水面上的光芒、枯草和树木的萧瑟,表现了秋天的景色。诗人感慨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旅行,却没有一个朋友与他同行,没有一个知己相伴。在另一个时刻,他被东山邀请,但随之而来的兴致并不持久,他的心思又飘向了别处,想象着在清夜中驾着飞盖,享受华丽的月光和流水的美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人在旅行中面临困难和孤独,但他依然坚持前行,展现出坚毅的品质。诗中的东山和竹林朋友都是象征着友情和社交,诗人对于友情的渴望和思念在诗中得以表达。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为基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呈现了一种寂寞而又坚定的心境,给人一种深沉而幽远的感受。

啸台读音参考

xiào tái
啸台

chéng liú wù yù kǎn, chù yān gòu zī yóu.
乘流勿遇坎,触焉遘兹游。
yū yú shàng yún lěi, chán fáng hū tōng yōu.
纡余上云垒,禅房忽通幽。
shuǐ guāng fú xī zé, cǎo shù sà yǐ qiū.
水光浮西泽,草树飒已秋。
qǐ wú zhú lín yǒu, yāo yìn bù wǒ chóu.
岂无竹林友,腰印不我俦。
yì shí dōng shān yuē, xìng jìn zhé fù shù.
异时东山约,兴尽辄复数。
fēi gài xiǎng qīng yè, huá yuè zhàn xī liú.
飞盖想清夜,华月湛西流。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诗文推荐

乐圃林泉好,藤萝荫古台。仰攀高节处,豫约挂冠来。凉月空堂影,新霜百草荄。凄清行乐地,履迹满苍苔。

畴昔始龙馆,能声到海隅。兆民方菜色,境政独蒲庐。尚赖德弥郡,安知今也无。犹闻江左郡,荒政徯来苏。

蚤悟多金累,惟修俭与仁。考终虽罔愧,直道未容伸。地想流谦德,天惟赉善人。昭昭锡繁祉,余庆在振振。

自信仁由己,深知道满门。才华辉日域,嘉誉达天阍。坦腹方趋进,亨衢迓骏奔。欲令唐晋後,不独美姚温。

沧海梦悠悠,关河壮气收。魂归伤委蜕,壑迥失虚舟。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可堪频怅望,松梓繄新丘。

至人本无我,与世初无方。强从金銮游,聊用示行藏。忠清秉全德,日月可争光。振衣千载上,临世濯沧浪。

山东太白谪仙人,笔卷天河气拂云。百代公卿嘲哂遍,清溪石上想严君。

七十古云稀,公忠况未衰。言常思悟主,老更惜明时。雪发丹心被,君恩宝剑知。如何天不憗,直道竟何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