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都下故人示王予安

寄都下故人示王予安朗读

湖海相忘日自疏,经年不作一行书。
世间惟有韩康伯,肯为渊源住岁余。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都下故人示王予安译文及注释

《寄都下故人示王予安》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与故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湖海相忘日自疏,
经年不作一行书。
世间惟有韩康伯,
肯为渊源住岁余。

诗意:
诗词的开头表达了诗人身处湖海之间,他与外界渐行渐远,逐渐疏离。接着,诗人表示自己已经多年没有写下一行字,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在这个世间,只有韩康伯(指故友的名字),愿意与诗人保持渊源关系,长久地相伴相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湖海的疏离,强调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内心的寂寞。他多年来没有写书,意味着他对外界的隔绝和沉默。

然而,诗人在最后提到韩康伯,表达了对故友的感激和珍惜。在他感到孤独和疏离的时刻,韩康伯愿意与他保持渊源的关系,给予他陪伴和支持。这种情感的铺陈,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思念之意。

这首诗词在简短的四句中,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孤独与依恋的矛盾情感。它引发了人们对友情、离别和思念的思考,展示了陈师道细腻而深情的诗歌才华。

寄都下故人示王予安读音参考

jì dū xià gù rén shì wáng yǔ ān
寄都下故人示王予安

hú hǎi xiàng wàng rì zì shū, jīng nián bù zuò yī xíng shū.
湖海相忘日自疏,经年不作一行书。
shì jiān wéi yǒu hán kāng bó, kěn wèi yuān yuán zhù suì yú.
世间惟有韩康伯,肯为渊源住岁余。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诗文推荐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重重叠叠。娜娜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东风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官样初黄过闰九。鲜妍时更宜寒。挽回人意不成阑。香罗堆叶密,芳意著心单。过与後房歌舞手,轻盈喜色生颜。堕钗拥髻与垂鬟。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余。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姑射仙姿不畏寒,谢家风格鄙铅丹。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