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泰州曾侍郎

寄泰州曾侍郎朗读

八年门第故违离,千里河山费梦思。
淮海风涛真有道,麒麟图画岂无时。
今朝有客传河尹,是处逢人说项斯。
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泰州曾侍郎译文及注释

《寄泰州曾侍郎》是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乡背井、思念故土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泰州的深厚情感和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年门第故违离,
千里河山费梦思。
淮海风涛真有道,
麒麟图画岂无时。
今朝有客传河尹,
是处逢人说项斯。
三径未成心已具,
世间惟有白鸥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开泰州已有八年之久,与故乡相隔遥远的离愁别绪。他在千里之外,对故乡的河山景色付出了无数的思念之情。他对淮海地区的风与浪的真实描绘中,看出了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在。诗人也认为,即便是描绘麒麟这样神奇的图画,也不会缺乏灵感与时机。在此刻,有客人传达河尹的消息,诗人恰巧在这个地方遇到了他,可以与他畅谈。虽然他的三径(指事业、功名、成就)还未完全实现,但他的心中已经具备了这些追求。在世间纷繁的事物中,只有白鸥才能明白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乡背井之情为主题,通过对离乡思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中的“千里河山费梦思”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河山的思念之情,他虽然身在远方,但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他用“淮海风涛真有道”一句,描绘了淮海地区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诗中还提到了麒麟图画,意味着即便是描绘神奇事物的艺术作品也需要时机和灵感,而与之相比,诗人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加真实和深沉。最后两句“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己内心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明了他在世俗纷扰中的孤独与超然。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士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寄泰州曾侍郎读音参考

jì tài zhōu céng shì láng
寄泰州曾侍郎

bā nián mén dì gù wéi lí, qiān lǐ hé shān fèi mèng sī.
八年门第故违离,千里河山费梦思。
huái hǎi fēng tāo zhēn yǒu dào, qí lín tú huà qǐ wú shí.
淮海风涛真有道,麒麟图画岂无时。
jīn zhāo yǒu kè chuán hé yǐn, shì chù féng rén shuì xiàng sī.
今朝有客传河尹,是处逢人说项斯。
sān jìng wèi chéng xīn yǐ jù, shì jiān wéi yǒu bái ōu zhī.
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诗文推荐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重重叠叠。娜娜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东风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官样初黄过闰九。鲜妍时更宜寒。挽回人意不成阑。香罗堆叶密,芳意著心单。过与後房歌舞手,轻盈喜色生颜。堕钗拥髻与垂鬟。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余。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姑射仙姿不畏寒,谢家风格鄙铅丹。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