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南充县,卑栖枳棘鸾。
道根随境悟,屐齿过桥寒。
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
仙翁梨枣熟,亦欲传修翰。
昔日南充县,卑栖枳棘鸾。道根随境悟,屐齿过桥寒。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仙翁梨枣熟,亦欲传修翰。
诗词:《和制垣金泉山》
作者:吴泳(宋代)
昔日南充县,
卑栖枳棘鸾。
道根随境悟,
屐齿过桥寒。
梦觉松花白,
重来鹤顶丹。
仙翁梨枣熟,
亦欲传修翰。
【中文译文】
昔日的南充县,
低下身姿栖息于枳棘之间的凤凰。
道的根源随着境界而觉悟,
穿过寒冷的桥梁,脚上的屐齿咯咯作响。
梦中觉醒,松花洁白如雪,
再次来到鹤顶山之巅。
仙翁们垂下的梨子和枣子已经成熟,
也想传承修翰之道。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吴泳游历南充县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南充县是一个偏僻贫瘠的地方,而吴泳将自己比喻为栖息在枳棘间的凤凰,彰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他在旅途中领悟到了道的根源,并通过穿越寒冷的桥梁,寓意着克服困难与艰险,来表达自己对道的追求。
诗中的梦觉松花白以及重来鹤顶丹,展示了作者对仙境般的景色和神奇体验的向往。松花白色的美丽与纯洁,象征着作者对道的追求和内心的净化。鹤顶丹则是鹤顶山的别称,山巅之上的景色如仙境般美丽,再次来到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修道之地的重要性和珍视。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修翰之道的渴望和追求。仙翁们垂下的梨子和枣子已经成熟,暗示着修翰之道已经在等待着他的到来,作者希望能够传承这种修道的智慧和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作者的游历经历和对修道的向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的追求和修翰之道的渴望。这首诗给人以宁静、净化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同时,它也呼应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道德修养和超脱尘世的思想倾向。
hé zhì yuán jīn quán shān
和制垣金泉山
xī rì nán chōng xiàn, bēi qī zhǐ jí luán.
昔日南充县,卑栖枳棘鸾。
dào gēn suí jìng wù, jī chǐ guò qiáo hán.
道根随境悟,屐齿过桥寒。
mèng jué sōng huā bái, chóng lái hè dǐng dān.
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
xiān wēng lí zǎo shú, yì yù chuán xiū hàn.
仙翁梨枣熟,亦欲传修翰。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梦绕家山,曾访问、鹤林遗迹。见老鹤、翩跹飞下,方瞳如漆。蕙帐香消形色静,玉笙吹彻丰神逸。梦醒来、忽记鹤归时,翁生日。南陌杖,东山屐。红楼酒,青霄笛。料...
修篁翠葆人家,分明水槛光中住。就中得要,危亭瞰渌,小桥当路。一榻桃笙,半窗竹简,清凉如许。纵武陵佳丽,若耶深窈,那得似、双溪趣。一夜檐花落枕,想鱼天、...
鶗鴂鸣兮,卉木萋止,维暮之春。笑憨翁渐老,年加三豆,呆郎多事,诗记三星。六十有三,高吟勇退,只有尧夫范景仁。从今去,且亭前放鹤,溪上垂纶。交亲。散落如...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力能笔走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