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太常引朗读

东城归路水云间。
几曾放、梦魂闲。
何日整归鞍。
又人对、西风凭栏。
温柔情性,系怀伤感,欲诉诉应难。
愁聚两眉端。
又叠起、千山万山。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太常引译文及注释

《太常引》是宋代韩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城归路水云间。
几曾放、梦魂闲。
何日整归鞍。
又人对、西风凭栏。
温柔情性,系怀伤感,欲诉诉应难。
愁聚两眉端。
又叠起、千山万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情景,诗人身处于东城的归途之中,周围有着水和云的交织。诗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思绪,他曾有过放纵的时刻,但现在却只有梦魂的空虚。他渴望整理好行装归去,又有人在他对面,凭栏而立,共同面对西风。诗人的情感温柔而伤感,想要诉说内心的感受却很困难。愁意凝聚在他的两道眉端,又重新堆积起来,如同千山万山。

赏析:
《太常引》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精细,东城、水云、归路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离别的场景。诗人用"几曾放、梦魂闲"来形容自己曾经的放纵与此刻的空虚,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何日整归鞍"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又人对、西风凭栏"则展现了诗人在离别中与他人相对而立的情景,西风象征着朝向远方的离别之风。整首诗以温柔、伤感的情感贯穿始终,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痛苦。最后的"愁聚两眉端,又叠起、千山万山"以景物的形象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苦闷,山的堆叠象征了无尽的忧愁和离别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和思绪,展现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内心的纠结。它以独特的意象和语言表达方式,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受和共鸣。

太常引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dōng chéng guī lù shuǐ yún jiān.
东城归路水云间。
jǐ céng fàng mèng hún xián.
几曾放、梦魂闲。
hé rì zhěng guī ān.
何日整归鞍。
yòu rén duì xī fēng píng lán.
又人对、西风凭栏。
wēn róu qíng xìng, xì huái shāng gǎn, yù sù sù yīng nán.
温柔情性,系怀伤感,欲诉诉应难。
chóu jù liǎng méi duān.
愁聚两眉端。
yòu dié qǐ qiān shān wàn shān.
又叠起、千山万山。

韩玉诗文推荐

梅花照雪。浑似人清绝。香叠绀螺双背结。曾侍霓旌绛节。如今却向尘寰。棋中寄个清闲。纵使阿郎多病,也须偷画春山。

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爱日烘晴旬日间。谩邀朋辈为跻攀。无穷望眼无穷恨,不尽长江不尽山。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饱吟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镜里新妆镜外情。小眉幽恨,浅绿低横。只怨闲纵绣鞍尘。不道天涯,萦绊归程。梦里兰闺相见惊。玉香花瘦,春艳盈盈。觉来_枕转愁人。门外潇潇,风雨三更。

捍拨声传酒绿,蔷薇面衬宫黄。娇波斜入鬓云长。眉与春山一样。潇洒不禁疏瘦,低回犹似思量。换花梨叶晚阴凉。说与三年梦想。

莫把团扇双鸾隔。要看玉溪头、春风客。妙处风骨潇闲,翠罗金缕瘦宜窄。转面两眉攒、青山色。到此月想精神,花似秀质。待与不清狂、如何得。奈向难驻朝云,易成春...

梅花照雪。浑似人清绝。香叠绀螺双背结。曾侍霓旌绛节。如今却向尘寰。棋中寄个清闲。纵使阿郎多病,也须偷画春山。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玉麟天上谪见,帏薄贯长虹。追念当年筹算。封魏封留勋业,千古事攸同。语云仁者寿,何必喻乔松。嗣天子,乘九五,驭飞龙。分麾契符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