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七首)

有感(七首)朗读

黍穗高低菊有华,廛居恰似野人家。
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有感(七首)译文及注释

《有感(七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黍穗高低菊有华,
这里的黍穗高低,菊花繁华,
廛居恰似野人家。
这座住所就像是野人的家。
夕阳日向西墙过,
夕阳斜照着西墙前行,
只为微生换鬓华。
只为微生(指作者自己)换发上的华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居所,以及他对自身变迁的感慨。黍穗高低和繁盛的菊花形成了对比,展现了丰收和繁华的景象。作者的住所虽然简朴,却恰如野人般自在。夕阳斜照着西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作者则以此为契机,感叹自己岁月的变迁,只为了追求一点点虚华。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通过黍穗和菊花的对比,展示了世俗的繁华和自然的宁静。作者的住所虽然朴素,但与野人的居所相比,却蕴含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夕阳斜照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作者则以此为契机,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外在虚华的冷漠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整首诗词简洁而深刻,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作者的心境,引发读者对于生活与虚华的思考。

有感(七首)读音参考

yǒu gǎn qī shǒu
有感(七首)

shǔ suì gāo dī jú yǒu huá, chán jū qià sì yě rén jiā.
黍穗高低菊有华,廛居恰似野人家。
xī yáng rì xiàng xī qiáng guò, zhǐ wèi wēi shēng huàn bìn huá.
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

刘基诗文推荐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凉风西来天气清,云飞水落山峥嵘。发肤剥削棱骨生,鲜芳菸悒成枯茎。百虫哀号百窍鸣,凡有形色皆不平。成之孔艰坏厥轻,羁人含愁起夜行。列星满天河汉横,繁思攒...

春半余寒似暮秋,掩门高坐日悠悠。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江上潮来风卷沙,城头毕逋乌尾讹。燕泥半湿昨夜雨,蛛网忽粘何处花。孤坐日月自闲暇,出门歧路空交加。漫将白发对芳草,目送去鸿天一涯。

驱车出门去,四顾不见人。回风卷落叶,飒飒带沙尘。平原旷千里,莽莽尽荆榛。繁华能几何,憔悴及兹辰。所以芳桂枝,不争桃李春。云林耿幽独,霜雪空相亲。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中泽哀鸿,苞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凭栏看,但云霓明灭,烟草苍茫。不须踽踽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