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

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朗读

六馆风流不可寻,形骸土木泪痕深。
有时咄咄空书字,俗子宁知我辈心。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译文及注释

《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寄托情感之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赵青山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追忆六馆时光难觅,
形骸泥土泪痕深。
有时咄咄空书字,
俗人何知我辈心。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赵青山的思念之情。作者回忆起曾经在六馆的美好时光,但现在已无法找到那样的风流景象了。作者用"形骸泥土泪痕深"来形容离别的伤感之情,暗示着他们曾经的友情如今已成过去。诗中提到有时作者会写信给赵青山,但这些信几乎是空白的,因为常人很难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描写六馆的风流景象和离别的伤感,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形骸泥土泪痕深"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伤痛和遗憾。最后两句"有时咄咄空书字,俗人何知我辈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暗示着普通人难以理解他们之间的情谊。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形象描写,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引发读者对友情和离别的共鸣。

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读音参考

jì zhào qīng shān tóng shě dàng sì shǒu
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

liù guǎn fēng liú bù kě xún, xíng hái tǔ mù lèi hén shēn.
六馆风流不可寻,形骸土木泪痕深。
yǒu shí duō duō kōng shū zì, sú zǐ níng zhī wǒ bèi xīn.
有时咄咄空书字,俗子宁知我辈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诗文推荐

一匊吴山在眼中,楼台累累间青红。锦颿后夜烟江上,手抱琵琶忆故宫。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十数年来国事乖,大臣无计逐时挨。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

殿上群臣默不言,伯颜丞相趣降笺。三宫共在珠帘下,万骑虬须绕殿前。

杭州万里到幽州,百咏歌成意未休。燕玉偶然通一笑,歌喉宛转作吴讴。

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臯亭山上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

万马如云在外间,玉阶仙仗罢趋班。三宫北面议方定,遣使臯亭慰伯颜。

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谢后已叨新圣旨,谢家田土免输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