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临江仙朗读

过尽清明三月雨,东风才到溪滨。
画工传得已非真。
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
倚槛盈盈如欲语,就中拈足花神。
自然亭馆一番新。
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临江仙
相关诗文:

临江仙译文及注释

《临江仙》是宋代诗人沈蔚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清明三月的雨过后,
东风终于吹到溪边。
画工们已经传播了消息,画作并非真实。
我看到了青君专注的地方,
桃李花卉还不足以媲美。
我依靠着栏杆,神情如欲开口,
其中一位花神拈足嬉戏。
自然亭馆焕然一新。
从今以后,观赏绝品之作,
并非只有洛阳的人能够欣赏。

诗意:
《临江仙》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雨水和东风带来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提到了画工所绘的桃李花卉并非真实,意味着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希望能够寻找到更加完美和精致的事物。在欣赏花景时,作者感受到了一种与花神的默契和交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美的敏感。

赏析:
《临江仙》以清新、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美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对现实世界中的桃李花卉进行了贬低,与花神相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追求完美和高尚的心态。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雨过东风带来的春意、倚槛而立的神情、花神拈足嬉戏等,使整首诗情境生动,读来令人心旷神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与自然的交流的描绘,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愉悦和启迪。

整体而言,沈蔚的《临江仙》展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花神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完美和高尚的向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临江仙读音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临江仙

guò jǐn qīng míng sān yuè yǔ, dōng fēng cái dào xī bīn.
过尽清明三月雨,东风才到溪滨。
huà gōng chuán dé yǐ fēi zhēn.
画工传得已非真。
qīng jūn zhe yì chù, táo lǐ wèi wèi lún.
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
yǐ kǎn yíng yíng rú yù yǔ, jiù zhōng niān zú huā shén.
倚槛盈盈如欲语,就中拈足花神。
zì rán tíng guǎn yī fān xīn.
自然亭馆一番新。
cóng jīn guān jué pǐn, bù dú luò yáng rén.
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

沈蔚诗文推荐

溪上清明初过雨。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轻暖时闻燕双语。等闲飞入谁家去。短墙东畔新朱户。前日花前,把酒人何处。仿佛桥边船上路。绿杨风里黄昏鼓。

别酒初醒。似一番梦觉,屈指堪惊。犹疑送消寄息,遇著人听。当初唤作,据眼前、略略看承。及去了,从头想伊,心下始觉宁宁。黄昏画角重城。更伤高念远,怀抱何胜...

景物因人成胜概。满目更无尘可碍。等闲帘幕小栏干,衣未解。心先快。明月清风如有待。谁信门前车马隘。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高才。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

今年早觉花信蹉。想芳心、未应误我。一月小径几回过。始朝来寻见,雪痕微破。眼前大抵情无那。好景色、只消些个。春风烂熳却且可。是而今、枝上一朵两朵。

深深院宇小池塘。一径碧梧长。青春又归何处,新笋绿成行。多少事,恼人肠。懒思量。香消一炷,睡起霎时,日过东窗。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

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轻车趁马,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