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

南岳朗读

它国西南隅,亘地{左山右勾}嵝外。
奇峰七十二,主客雅相对。
辙在想虔游,铭知知禹会。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奇峰主客雅相对
相关诗文:

南岳译文及注释

诗词:《南岳》
朝代:宋代
作者:张舜民

中文译文:
它国西南隅,
南岳之地在左山右勾的边缘。
这里有七十二座奇峰,
主客相互对望,雅致非凡。
车辙留下思虔游的痕迹,
饱含着对禹王会见的铭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南岳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山的景致和历史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南岳地处于他国的西南角,左山右勾是指山势犹如一个左山右弯的形状。南岳山有七十二座奇峰,形态各异,但相互之间又和谐而雅致。作者表达了对南岳山的游览之情,他的车辙留下了思虔游的痕迹,表明他对这座山的景致产生了深刻的思索。最后一句提到知禹会,指的是作者对禹王(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禹)在南岳山修治水利的伟业的铭感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南岳山的雄伟景色和独特之处。作者通过描绘山峰的数量和形态,展示了南岳山的壮丽与奇特。奇峰七十二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山势的壮观和瑰丽,而主客雅相对的描述则展现了山峰之间的和谐与美感。诗中的车辙和思虔游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南岳山的亲历和体验,同时也体现了对山水景观的深思和领悟。最后一句提到禹王会见,使整首诗融入了历史和传说的元素,体现了作者对南岳山作为历史名山的敬仰和赞美。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南岳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南岳读音参考

nán yuè
南岳

tā guó xī nán yú, gèn dì zuǒ shān yòu gōu lǒu wài.
它国西南隅,亘地{左山右勾}嵝外。
qí fēng qī shí èr, zhǔ kè yǎ xiàng duì.
奇峰七十二,主客雅相对。
zhé zài xiǎng qián yóu, míng zhī zhī yǔ huì.
辙在想虔游,铭知知禹会。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诗文推荐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绿梢红萼虽能画,素艳清香不易吟。乱土无人逢驿使,江城有笛任君吹。

冶谷鸦仍乱,空同日欲曛。关河围绝壁,鼓角壮中军。自纳和戎策,还停草檄文。征西好规矩,后世见忠勤。

江皋萤火故煇煇,仍解穿帘夜点衣。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糊口身将老,谋归岁聿周。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

忆昔曾游处,俄经二十年。重来人不识,独想事依然。北海知刘备,荆州小仲宣。如何骑骏马,徼倖学开边。

爱静无由静,思归不得归。干时虚碌碌,怀往迥依依。菊酒还吹帽,玄霜未授衣。知他蘧伯玉,曾悟少年非。

节物推移速,登临感慨多。寒云飞陇首,残叶下朝那。代北惭归马,洮西尚凯歌。惟怜鏖战骨,寂寞掩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