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十首

再和十首朗读

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闲。
蜂游蚁聚知何事,日夜长桥南北间。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孤城面面
相关诗文:

再和十首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苏辙的《再和十首》之一。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上孤城面面山,
居人也自不曾闲。
蜂游蚁聚知何事,
日夜长桥南北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的孤城,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峦。诗人认为即使是城中的人们,也没有闲暇的时候。他们像蜜蜂一样忙碌,像蚂蚁一样聚集,但却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而如此。而在城的南北两端,长长的桥梁连接着城市的两岸,日夜不断地有人来往。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象勾勒出了一个孤立而繁忙的城市景象。江上的孤城面对着层峦叠嶂的山脉,给人一种壮丽而寂静的感觉。诗人观察到城中的人们,尽管居住在这个城市中,却无暇闲适,忙碌不已。蜂游蚁聚的比喻揭示了城市生活的繁忙和喧嚣,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忙碌与追逐。然而,诗人也暗示了这种繁忙可能是没有明确目的的,人们只是不断忙碌而已,不知道忙碌的意义何在。

诗末所提到的长桥南北间,象征着城市的连接和交流。桥梁是人们相互往来的纽带,它们连接着城市的两岸,日夜都有人们穿行其中。这种忙碌的往来也许是城市中繁忙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可能代表了城市的活力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孤城、忙碌和桥梁的描绘,展示了城市中纷繁复杂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它传达了一种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和反思,提醒人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意义。

再和十首读音参考

zài hé shí shǒu
再和十首

jiāng shàng gū chéng miàn miàn shān, jū rén yě zì bù céng xián.
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闲。
fēng yóu yǐ jù zhī hé shì, rì yè cháng qiáo nán běi jiān.
蜂游蚁聚知何事,日夜长桥南北间。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诗文推荐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庖厨望饼饵,瓮盎思曲糵。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朱明候...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得闲心不厌,求巧老应难。送酒谁知我,瓢樽昨暮乾。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

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魃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

新秋风月正凉天,空馆相看学坐禅。满榻诗书愁病眼,隔墙砧杵思高眠。霜飞一叶凋琼玉,风绕双松奏管弦。闻道熊罴归梦数,侵天闱棘漫森然。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