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潜二首

和文潜二首朗读

索米强知当世策,种芝欲访隐人书。
未应只有邻邦约,投老相看事事如。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只有邻邦相看事事
相关诗文:

和文潜二首译文及注释

诗词《和文潜二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索米强知当世策,
种芝欲访隐人书。
未应只有邻邦约,
投老相看事事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当时社会状况和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两个主题,分别是对于政治局势的观察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首先,诗的第一句“索米强知当世策”,描述了晁补之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研究和了解。他希望通过索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了解当前政治的趋势和策略。这一句可以看出晁补之对政治的关注和对自身地位的思考。

接着,诗的第二句“种芝欲访隐人书”,表达了晁补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种芝指种植芝草,象征着对于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晁补之希望通过拜访隐居的智者或学者,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知识的滋养。

在第三句“未应只有邻邦约”,晁补之表示自己尚未应允邻邦的约请,这可能指他尚未决定是否投身于政治事务。这句诗也暗示了晁补之希望通过邻邦的约请或提议来进一步了解政治局势,并决定自己的行动。

最后一句“投老相看事事如”,表达了晁补之对老者的尊重和对经验的推崇。他希望能够与老者交流,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和指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晁补之对于政治和隐逸生活的思考与选择。他既希望通过了解当世策略来应对时局,又向往隐逸生活的宁静和智者的指导。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晁补之内心的矛盾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士子的思想境界。

和文潜二首读音参考

hé wén qián èr shǒu
和文潜二首

suǒ mǐ qiáng zhī dāng shì cè, zhǒng zhī yù fǎng yǐn rén shū.
索米强知当世策,种芝欲访隐人书。
wèi yīng zhǐ yǒu lín bāng yuē, tóu lǎo xiāng kàn shì shì rú.
未应只有邻邦约,投老相看事事如。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诗文推荐

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百花含蓓东风里。南园小雨朱扉启。春色一年年。年年花共妍。清谈招隐去。莫认如宾处。华发好风光。林间此味长。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人皆爱陈子,新雨尚能来。但使门多客,何嫌室自埃。弓旌无远野,城郭有遗才。底日常侯舍,传声四辈催。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无计河西寻杜家,海棠空咏去年花。烦君为谢郭少尹,欲买缠头迎犊车。

醉卧符离太守亭,别都弦筦记曾称。淮山杨柳春千里,尚有多情忆小胜。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