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猿

听猿朗读

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
吾疑耳到猿啼处,却是猿声随风奔。
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於世何所恋。
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听猿译文及注释

诗词:《听猿》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三树五树啼寒猿,
一声两声落耳根。
吾疑耳到猿啼处,
却是猿声随风奔。

猿声不悲亦不怨,
吾亦於世何所恋。
夜深月白风籁寒,
听此忽然毛骨换。

中文译文:
三树、五树中寒冷的猿猴啼叫,
一声、两声回荡在耳边。
我以为猿猴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
实际上是猿猴的声音随风奔跑。

猿猴的声音既不悲伤也不怨恨,
而我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何所依恋。
深夜里,皎洁的月亮和凉风吹拂,
听到这声音,忽然感到寒意侵袭。

诗意和赏析:
这首《听猿》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听闻猿猴的啼叫所引发的感受。诗中,猿猴的啼声通过树木传入诗人的耳朵,但实际上猿猴的声音并没有停留,而是随风飘散。猿猴的啼叫既不悲伤也不怨恨,这与诗人对世俗的情感和执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对猿猴啼声的描绘不仅仅是感官的体验,更是内心的共鸣。他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依恋之处,意识到自己与猿猴的声音一样,没有悲伤和怨恨,没有执念和纠结。夜深人静时,月光和风声共同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诗人在此刻听到猿猴的声音,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寒意,这种感觉使他的身心产生了震颤。

整首诗通过对猿猴啼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纷繁扰攘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以猿猴声音的随风而逝作为隐喻,表达了对于人世间繁杂事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纷扰世事的冷静观察。这首诗唤起了读者对于内心深处的寂静与超脱的思考,以及对于世事的一种超越性的认识。

听猿读音参考

tīng yuán
听猿

sān shù wǔ shù tí hán yuán, yī shēng liǎng shēng luò ěr gēn.
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
wú yí ěr dào yuán tí chù, què shì yuán shēng suí fēng bēn.
吾疑耳到猿啼处,却是猿声随风奔。
yuán shēng bù bēi yì bù yuàn, wú yì yú shì hé suǒ liàn.
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於世何所恋。
yè shēn yuè bái fēng lài hán, tīng cǐ hū rán máo gǔ huàn.
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

白玉蟾诗文推荐

影上酥花峭,枝头蜡糁清。姮娥约滕六,夜半过江城。

拄杖随身入武夷,幔亭峰下雪花飞。行从九曲山头看,万壑千岩翠打围。

青牛人去几多年,此道分明在目前。愿识目前真的处,一堂风冷月婵娟。

渴饮金波数百钟,醉时仗剑指虚空。脚根戏蹑交乾斗,长啸一声天地红。

怪事教人笑几回,男儿今也会怀胎。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移将北斗过南辰,两手双擎日月轮。飞趁崑崙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

一泓神水满华池,夜夜池边白雪飞。一里有人擒玉兔,赶教明月上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