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居上人法华新院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朗读

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
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
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
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译文及注释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是唐代诗人陈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一座法华新院的景致和庄严。

诗中的“浮名深般若”,指的是佛教中的般若心智,表达了人们追求解脱的愿望。而“方寺设莲华”则指的是法华寺,它的寺庙建筑以莲花为主题,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接下来的两句“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意味着法华寺是僧侣们遵循佛法的地方,被当地人尊称为法家。

诗中的“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描述了法华寺的宗教氛围。塔是佛教寺庙中的重要建筑,寄托着信徒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而牛车上则散发着千佛的光辉,象征着佛教的智慧。

最后的两句“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寓意着法华寺以其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博大的智慧能够吸引和感召众多的虔诚信徒,使他们能够超越尘世的烦恼,领悟到聚沙成塔的道理。

整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法华寺的庄严和宗教氛围,诗意深远,诗情激昂,展现了陈陶对佛法和宗教文化的热爱和推崇。通过表达对佛教信仰的赞美,该诗也传达了对精神追寻和宗教自由的追求。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读音参考

tí jū shàng rén fǎ huá xīn yuàn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

fú míng shēn bō rě, fāng sì shè lián huá.
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
zhōng bei chéng sēng guó, hú shān chēng fǎ jiā.
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
yī chén duō bǎo tǎ, qiān fú dà niú chē.
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
néng yòu ní lí kè, chāo rán shí jù shā.
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诗文推荐

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青编为我忽降书,暮雨虹霓一千尺。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

后来台席更何人,都护朝天拜近臣。长笑当时汉卿士,等闲恩泽画麒麟。匝地歌钟镇海隅,城池鞅掌旧名都。不知珠履三千外,更许侯嬴寄食无。

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

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比屋歌黄竹,何人撼白榆。(以上见张为《主客图》)好看如镜夜,莫笑似弓时。(新月,见《吟窗杂录》)江湖水清浅,不足掉鲸尾。饮水狼...

虞韶九奏音犹在,只是巴童自弃遗。闲卧清秋忆师旷,好风摇动古松枝。一顾成周力有馀,白云闲钓五溪鱼。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长爱真人王子乔,五松山...

伏龙山横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坐当伏槛红莲披,雕轩洞户青蘋吹。轻幌芳烟郁金馥,绮檐花簟桃李枝。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

麻姑井边一株杏,花开不如古时红。西邻蔡家十岁女,年年二月卖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