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要离墓

姑苏杂咏 要离墓朗读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
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壮士古城
相关诗文:

姑苏杂咏 要离墓译文及注释

《姑苏杂咏 要离墓》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悲愤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
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

诗词的诗意是,弱小的人杀害了勇士,但没有人敢对此表示愤怒。如今,在古城的边缘,农民们肆意侵犯墓地。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的忧虑。弱小的人杀害了勇士,却没有人敢为此发声,这暗示了社会中的道德缺失和对正义的漠视。古城边的耕人侵犯墓地,也反映了对祖先和传统的不尊重,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沦丧。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道德问题的思考。通过对社会的批判,作者呼吁人们关注道德和正义,反思社会价值观的偏离。同时,诗词中运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的忧虑,呼吁人们关注道德和正义,反思社会价值观的偏离。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而有力,表现力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姑苏杂咏 要离墓读音参考

gū sū zá yǒng yào lí mù
姑苏杂咏 要离墓

ruò fū shā zhuàng shì, shuí gǎn yīng yú nù.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
jīn rì gǔ chéng biān, gēng rén sì qīn mù.
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诗文推荐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雨醉京华。

置酒高台,乐极哀来。人生处世,能几何哉。日西月东,百龄易终。可嗟仲尼,不见周公。鼓丝拊石,以永今日。欢以别亏,忧因会释。燕鸿载鸣,兰无故荣。子如不乐,...

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