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希深晚泛伊川

和希深晚泛伊川朗读

放溜下平波,舟移不知远。
稍回溪口风,恣爱云中巘。
水鸟静相依,芦洲蔼将晚。
归路莫言赊,何妨乘月返。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不知水鸟相依归路
相关诗文:

和希深晚泛伊川译文及注释

诗词:《和希深晚泛伊川》

放溜下平波,
舟移不知远。
稍回溪口风,
恣爱云中巘。

水鸟静相依,
芦洲蔼将晚。
归路莫言赊,
何妨乘月返。

中文译文:
放下船在平静的河面上漂流,
船只移动,不知道远处的距离。
稍稍回头,溪口的风轻拂着脸庞,
尽情地欣赏着云中的山峦。

水鸟静静地相依相偎,
芦苇丛将在黄昏中变得宜人。
回程的路上不要说着匆促离去,
何妨乘着明亮的月光返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晚上泛舟在伊川上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舒适和愉悦。

诗中通过描写船只在平静的河面上漂流,表达了诗人放松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诗人回头看时,感受到溪口的微风,这种微风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使诗人更加沉浸在自然之中。

诗中的“云中巘”描绘了远处的山峦,诗人恣意地欣赏着这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享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水鸟静静地相依相偎,芦苇丛在黄昏时分变得宜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告诫归程的人不要匆忙离去,可以借助明亮的月光安然返回,传达了一种宁静、从容和乐观的情绪。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宁静、放松和愉悦的氛围,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和魅力。

和希深晚泛伊川读音参考

hé xī shēn wǎn fàn yī chuān
和希深晚泛伊川

fàng liū xià píng bō, zhōu yí bù zhī yuǎn.
放溜下平波,舟移不知远。
shāo huí xī kǒu fēng, zì ài yún zhōng yǎn.
稍回溪口风,恣爱云中巘。
shuǐ niǎo jìng xiāng yī, lú zhōu ǎi jiāng wǎn.
水鸟静相依,芦洲蔼将晚。
guī lù mò yán shē, hé fáng chéng yuè fǎn.
归路莫言赊,何妨乘月返。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诗文推荐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

主人有十客,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虽云九客沮,未足一客嗔。古有弑君者,羊羹为不均。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苦楝树,青鹁鸪。啄盐土,鸣呜呜。老鸦衔茶子,争噪落岭隅。不觉茶满山,渔利入江湖。盐由鹁鸪起,茶由老鸦趋。诱以触禁网,二鸟谁与诛。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

似畏群芳妒,先春发故林。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南枝已零落,羌笛寄余音。

西方有鸟鼠,生死同穴居。物理固不测,孰言飞走殊。雄雌岂相匹,饮啄岂相须。一为枝上鸣,一为莽下趋。苟合而异向,世道当何如。

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