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红娘子·袖薄吹香过》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纤薄的袖子轻轻摇动,吹散芬芳的香气。
浓密的发鬏盘绕在头上。
她以妩媚的姿态吸引众人,
迷人的容颜带着妖娆的笑意,
正抓紧时机整理装束。
习惯了写新诗,鲜有人知晓,
每篇篇诗都教人心生共鸣。
离别时眼泪频频落下,
隐秘的约定从未实现。
七夕的星河,中秋的庭院,
上元的灯火闪烁。
悔恨当初,花和月在可怜的夜晚,
你我相逢时的闲坐。
诗意:
这首诗词以《红娘子》的形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美丽而妖娆的女子。她纤薄的袖子轻轻摇动,吹散芬芳的香气,她盘绕着浓密的发鬏,以迷人的姿态吸引众人的注目。她习惯写新诗,但很少有人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她的每一篇诗作都充满共鸣。然而,她与心爱的人分别时泪水不断流淌,曾经的密约也从未实现。在七夕的星河、中秋的庭院和上元的灯火中,她后悔当初对花和月的怜惜,希望能重新相遇,共同坐下,畅谈心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红娘子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描绘她的仪态和妩媚,展现了她的魅力和吸引力。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她的袖子和发鬏的特点与她的美貌相互衬托,使她更加引人注目。作者通过描述红娘子写诗的习惯和她与心爱之人的离别和悔恨,表达了对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以红娘子为中心,通过她的形象和情感,勾勒出一个充满浪漫和遗憾的故事。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引发对爱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hóng niáng zǐ
红娘子
xiù báo chuī xiāng guò, fā zhòng yíng huán duǒ.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yā zhòng fēng liú, qīng chéng sè xiào, chèn shí shū guǒ.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guàn xīn shī yǒng bà shǎo rén zhī, yī piān piān jiào hé.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bié lèi kàn pín duò, mì yuē hé zēng guǒ.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qī xī xīng hé, zhōng qiū yuàn luò, shàng yuán dēng huǒ.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huǐ dāng shí huā yuè kě lián xiāo, zhèn xiāng féng xián zuò.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三竿日出,爱调妆人近。凫藻熏炉正香润。看樱桃小注,桂叶轻描。图画里只少耳边朱晕。金簪二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便与夺鸾篦,锦髻梳成,笑犹是,少...
苹洲小棹,约兜娘相共。岂意钱塘片帆送。逢故人江上,一路看山,宁料我过了恶泼灵洞。东瓯城下泊,孤屿中流,明月秋潮夜来涌。此际最消凝,苦忆西楼,想帘底玉钩...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须拗花枝与伊戴。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
城头画角,报横江舻舳。催上扁舟五湖曲。怪刍尼噪罢,蟢子飞来,重携手也算天从人欲。红墙开窔奥,转入回廊,小小窗纱拓金屋。随意楚台云,抱玉挨香。冰雪净素肌...
东风几日,觉寒犹甚。纤手偷携笑齐禁。对初三微月,重到团栾,铺地水处处袜罗凉浸。周郎三爵后,顾曲无心,争忍厌厌夜深饮。只合并头眠,有限春宵,切莫负暖香鸳...
隔年芳信,要同衾元夕。比及归时小寒食。怅鸭头船返,桃叶江空,端可惜误了兰期初七。易求无价宝,惟有佳人,绝世倾城再难得。薄命果生成,小字亲题,认点点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