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

甘露寺朗读

云树千寻隔翠微,给园金地敞仁祠。
讲花飘雨诸天近,春漏欹莲白日迟。
引钵当空时取露,残灰经劫自成池,危栏徙倚吟忘下,九子铃寒塔影移。

下载这首诗
(1)
相关诗文:

甘露寺译文及注释

《甘露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树千寻隔翠微,
给园金地敞仁祠。
讲花飘雨诸天近,
春漏欹莲白日迟。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甘露寺的景色。欧阳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寺庙周围的美景。云雾缭绕的山林中,参天的树木与翠绿的微光相隔千寻,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寺庙内的金地上建有一座宽敞的仁祠,供奉着慈悲的神灵。

讲花飘雨,意味着春天的花朵在雨中飘摇,使得天地间的距离变得更加近。春漏欹莲,指的是春天的时钟倾斜,使得白日的到来变得稍晚。这些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引钵当空时取露,
残灰经劫自成池,
危栏徙倚吟忘下,
九子铃寒塔影移。

这几句描述了寺庙内的一些景物和场景。引钵当空时取露,意味着僧人在空中挥动钵,取得露水。残灰经劫自成池,指的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残留下来的灰烬自然形成了一个池塘。危栏徙倚吟忘下,描述了一个人倚在栏杆上吟诗,完全忘却了身下的景色。九子铃寒塔影移,指的是九个铃铛在风中发出寒冷的声音,寺庙的塔影也随风摇曳。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甘露寺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欧阳修以独特的视角和诗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寺庙的世界,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好和宁静。

甘露寺读音参考

gān lù sì
甘露寺

yún shù qiān xún gé cuì wēi, gěi yuán jīn dì chǎng rén cí.
云树千寻隔翠微,给园金地敞仁祠。
jiǎng huā piāo yǔ zhū tiān jìn, chūn lòu yī lián bái rì chí.
讲花飘雨诸天近,春漏欹莲白日迟。
yǐn bō dāng kōng shí qǔ lù, cán huī jīng jié zì chéng chí,
引钵当空时取露,残灰经劫自成池,
wēi lán xǐ yǐ yín wàng xià, jiǔ zǐ líng hán tǎ yǐng yí.
危栏徙倚吟忘下,九子铃寒塔影移。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诗文推荐

梨叶初红婵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枕簟乍凉铜漏彻。谁教社燕轻离别。草际虫吟秋露结。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多少衷肠犹未说。珠帘夜夜朦胧月。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庭院深深深几许,[1]杨柳堆烟,[2]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3]楼高不见章台路。[4]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几度兰房听禁漏。臂上残妆,印得香盈袖。酒力融融香汗透。春娇入眼横波溜。不见些时眉已皱。水阔山遥,乍向分飞後。大抵有情须感旧。肌肤拼为伊销瘦。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

感君一顾重千金,赠君白璧为妾心。舟中绣被薰香夜,春雪江头三尺深。西陵长官头已白,憔悴穷愁媿相识。手持玉斝唱阳春,江上海花落如积。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