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朗读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
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动风相似松子
相关诗文: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译文及注释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
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中文译文:
南园中的池塘和楼阁幽静清澈,我的高尚情怀也和它们一样。时常有微风吹动帘幕,整日桥上映照着水面。恬静之时以鹤作伴,悠闲时与云彼此相似。何必模仿留侯(指古代名将,意为追求权势),辗转艰险去追寻松子(指仙山、仙境之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致力于唐代官场的生活和政治批判的一部分。诗人通过南园的景色,表达出自己追求宁静、淡泊的兴趣。诗中描述了宁静幽静的池塘和楼阁,与诗人高尚的情怀相呼应。微风吹动帘幕,桥上的倒影一直照耀着水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静谧的感觉。诗人选择以鹤作伴,与云彼此相似,表明他向往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权势和名利的不屑,认为苦苦追求权势与名利,并不是人生的必要之举,而是辗转艰险的行为。可以说,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展示了他对自由、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读音参考

hé péi shì zhōng nán yuán jìng xìng jiàn shì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chí guǎn qīng qiě yōu, gāo huái yì rú cǐ.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
yǒu shí lián dòng fēng, jǐn rì qiáo zhào shuǐ.
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
jìng jiāng hè wèi bàn, xián yǔ yún xiāng sì.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
hé bì xué liú hóu, qí qū mì sōng zǐ.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