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晚望

西原晚望朗读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
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
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
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吾庐在其下,寂寞风日暮。
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
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
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西

西原晚望译文及注释

《西原晚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
在西原的路上,花和菊花引导着我悠闲地行走。

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
晚上,原野上无人,我因为站在高处而四处观望。

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
南边的小径上有炊烟升起,北边的路旁连绵着墟墓。

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村舍邻居稀疏,最近的邻居也有百步之遥。

吾庐在其下,寂寞风日暮。
我的住处就在下方,寂寞地面对着夕阳和吹来的风。

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
门外的野草已经干枯,篱笆底下躲藏着寒冷的兔子。

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
故乡在汴水之上,离乱之中令人难以离去。

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
不久前才搬家,漂泊的我选择在这个村庄安居。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新建的房屋有五六间,周围有八九棵古老的槐树。

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即使身体衰弱,我也将在这里度过余生。

这首诗词以白居易的独特视角描绘了作者在西原的晚景。诗中通过描写景物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在西原的路上漫步,感叹着原野的寂静和荒凉,远离人烟。诗中的村舍邻居稀疏,显示了作者身处的冷清环境。他的住处寂寞地面对着夕阳和吹来的风,生活的困顿和孤独感凸显无疑。诗人回忆起故乡的汴水,表达了对离乱世事的厌倦和对故土的思念。最后,作者选择在这个村庄安居,并描述了新屋和周围的槐树,展现了他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整首诗词以淡淡的忧伤和寂寥之感贯穿,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绪的流露,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诗境和情感。

西原晚望读音参考

xī yuán wǎn wàng
西原晚望

huā jú yǐn xián xíng, xíng shàng xī yuán lù.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
yuán shàng wǎn wú rén, yīn gāo liáo sì gù.
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
nán qiān yǒu yān huǒ, běi mò lián xū mù.
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
cūn lín hé xiāo shū, jìn zhě yóu bǎi bù.
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wú lú zài qí xià, jì mò fēng rì mù.
吾庐在其下,寂寞风日暮。
mén wài zhuǎn kū péng, lí gēn fú hán tù.
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
gù yuán biàn shuǐ shàng, lí luàn bù kān qù.
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
jìn suì shǐ yí jiā, piāo rán cǐ cūn zhù.
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
xīn wū wǔ liù jiān, gǔ huái bā jiǔ shù.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biàn shì shuāi bìng shēn, cǐ shēng zhōng lǎo chù.
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