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朗读

暮来思远客,独立在东田。
片雨无妨景,残虹不映天。
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写水落寞
诗文主题:独立别愁官意
相关诗文: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译文及注释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暮来思远客,
独立在东田。
片雨无妨景,
残虹不映天。
别愁逢夏果,
归兴入秋蝉。
莫作隳官意,
陶潜未必贤。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傍晚时分游玩东田时的心情和思考。诗人独自站在东田之间,远离家乡,思念着远方的客人。雨稍作停歇,并不妨碍美景的欣赏,而彩虹的残影却再也无法映照天空。作者别离之时的忧愁在夏日的果实中消散,而归家的喜悦则随着秋天的蝉鸣而回归。最后,作者劝人不要过于追求官位的虚荣,因为即使是陶渊明这样的伟大文人,也并不一定拥有高官显宦的智慧和品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东田的夜晚游玩时的心境,展示了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与自身情感的融合,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中的"暮来思远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暗示了作者对离别和孤独的感受。"独立在东田"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东田之间独自徜徉的情景,强调了孤独与自由的感觉。

"片雨无妨景,残虹不映天"这两句表达了即使是细雨纷飞,也不能影响美景的欣赏,而彩虹的残影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经消逝。

"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离别的忧愁在夏天的果实中消散,而归家的喜悦则随着秋天的蝉鸣而涌现。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与归家的情感转变。

最后两句"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是作者对追求官位虚荣的警示。作者以陶渊明为例,说明即使是杰出的文人,也并不一定具备高官显贵的智慧和品质。这里蕴含着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真正价值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与作者情感的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客人的思念、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诗词中的意境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读音参考

wǎn yóu dōng tián jì sī kōng shǔ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mù lái sī yuǎn kè, dú lì zài dōng tián.
暮来思远客,独立在东田。
piàn yǔ wú fáng jǐng, cán hóng bù yìng tiān.
片雨无妨景,残虹不映天。
bié chóu féng xià guǒ, guī xìng rù qiū chán.
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
mò zuò huī guān yì, táo qián wèi bì xián.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诗文推荐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著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人老。柳发遍川岗,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人老自...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惟应妾身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