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春日词·御阁

辛春日词·御阁朗读

彩幡双燕祝春宜,献寿迎祥重此时。
腊雪未消宫树碧,早莺声在万年枝。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献寿迎祥早莺声
相关诗文:

辛春日词·御阁译文及注释

《辛春日词·御阁》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彩幡双燕祝春宜,
献寿迎祥重此时。
腊雪未消宫树碧,
早莺声在万年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美好的祝福。彩幡和双燕象征着喜庆和春天的到来,作者祝福春天的到来是适宜的。诗中还提到了献寿和迎祥,表达了对岁月的庆贺和对吉祥的迎接之情。腊雪尚未完全消融,但宫殿里的树木已经变得碧绿,早莺的歌声在万年枝上响起,这一切都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祝福。作者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如彩幡和双燕,展现了春天的喜庆和活力。通过描述腊雪未消的宫树已经变得碧绿,以及早莺的歌声在万年枝上响起,作者展示了春天的迹象和生机。整首诗词给人以欢乐和温馨的感觉,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和对吉祥的美好祝福。

晏殊是北宋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发对时事的思考为主。这首诗词是他在春天时刻的一种感受和表达,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被后人广为传诵。

辛春日词·御阁读音参考

xīn chūn rì cí yù gé
辛春日词·御阁

cǎi fān shuāng yàn zhù chūn yí, xiàn shòu yíng xiáng zhòng cǐ shí.
彩幡双燕祝春宜,献寿迎祥重此时。
là xuě wèi xiāo gōng shù bì, zǎo yīng shēng zài wàn nián zhī.
腊雪未消宫树碧,早莺声在万年枝。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诗文推荐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2]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4]山长水阔知何处...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青杏园林著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柳丝无力燕飞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廉海燕双飞去。满恨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