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禄家屏后琵琶短歌

王光禄家屏后琵琶短歌朗读

十二金屏逐面遮,双鬟背倚弹琵琶。
六么弦急齐声按,桃叶桃根旧一家。
曲罢屏开但香雾,余音空绕珊瑚树。
中年魂梦不惊飞,雒月巫云引归路。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王光禄家屏后琵琶短歌译文及注释

《王光禄家屏后琵琶短歌》是明代柳应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二金屏逐面遮,
双鬟背倚弹琵琶。
六么弦急齐声按,
桃叶桃根旧一家。
曲罢屏开但香雾,
余音空绕珊瑚树。
中年魂梦不惊飞,
雒月巫云引归路。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王光禄家中的一幅画屏后面,有一个女子倚着琵琶弹奏,她的双鬟披肩,面容由于画屏的遮挡只能看到一部分。她用六根琵琶弦按得急促,声音齐鸣。她身后的画屏上画着桃叶和桃根,象征着旧时家庭的温暖。在曲调结束后,画屏敞开,一片香雾弥漫开来,余音绕绕珊瑚树,萦绕在空气中。诗人认为这样的画面使他在中年时的心灵感到宁静,没有被打扰,就像是在月明之夜被巫山云引领着回到归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简单而富有意境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中年时期对于平静与宁谧的向往。十二金屏逐面遮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画屏的神秘与遗憾,正如人生中有些事物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呈现给我们,而无法完全拥有。双鬟背倚弹琵琶,以及六么弦急齐声按的描写,表现了琵琶曲调的激昂与悲凉,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诗中的桃叶桃根象征着旧时家庭的记忆和温馨,提醒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怀念。曲罢后,屏开而出的香雾、余音绕绕珊瑚树,给人一种幽静、恬淡的感觉,让读者联想到清雅的意境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诗人的心灵在这样的画面中得到了平静,没有被生活的喧嚣所干扰。雒月和巫山云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归途的引领,使中年的魂梦不再惊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旧时家庭的怀念和对于人生归途的思考。它通过描绘琵琶弹奏的画面,以及意象的运用,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内心的触动。

王光禄家屏后琵琶短歌读音参考

wáng guāng lù jiā píng hòu pí pá duǎn gē
王光禄家屏后琵琶短歌

shí èr jīn píng zhú miàn zhē, shuāng huán bèi yǐ dàn pí pá.
十二金屏逐面遮,双鬟背倚弹琵琶。
liù me xián jí qí shēng àn, táo yè táo gēn jiù yī jiā.
六么弦急齐声按,桃叶桃根旧一家。
qū bà píng kāi dàn xiāng wù, yú yīn kōng rào shān hú shù.
曲罢屏开但香雾,余音空绕珊瑚树。
zhōng nián hún mèng bù jīng fēi, luò yuè wū yún yǐn guī lù.
中年魂梦不惊飞,雒月巫云引归路。

柳应芳诗文推荐

偶向武林游,曾于天竺住。明日欲离山,晴霞故变雨。

长夏宜人溪上住,短薄疏篱围水树,炎蒸不到萧森处。转壁迎山阁子开,凉风度雨北窗来,湿花吹集木兰台。阁中别贮人如玉,停波静写修蛾绿,帘下凝妆看不足。画桨谁...

小姑家住秣陵西,惯听城头乌夜啼。向为无郎嫌出入,不知门外是青溪。

正元望后宴平津,罗绮初筵入早春。盘马斗车才罢夜,残灯剩月尚宜人。梅花落到歌前缓,柳叶开经胜里新。不信金吾仍放禁,归时看取六街尘。

去去南迁客,远送黄金台。长江腊月春正来,绿冰片片迎船开。问君无事莲花府,一日看山定几回。

客路东西莫厌长,七闽原自隔三湘。离人不道俱千里,一夜相思梦两乡。

太行闻失路,此地亦沾裳。世变穷交畏,年还久客伤。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

台城遗迹动凄其,总为前朝足乱离。旧路人非芳草在,故宫春尽落花知。江山白首犹余恨,鸟雀黄昏亦自悲。更是伤心张绪柳,年年空被野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