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八月虏变二首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朗读

胡骑朝驱度黑河,射雕还傍帝城过。
四郊此日惭多叠,三辅何时遂息戈。
出塞卫青犹荷戟,从戎魏绛漫论和。
汉家会见平胡绩,愿听回中横吹歌。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译文及注释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是明代梁有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胡骑朝驱度黑河,
射雕还傍帝城过。
四郊此日惭多叠,
三辅何时遂息戈。
出塞卫青犹荷戟,
从戎魏绛漫论和。
汉家会见平胡绩,
愿听回中横吹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庚戌八月(古代农历八月)发生的虏变景象。胡骑(指北方游牧民族)朝早驱赶着马群渡过黑河,射雕之后又靠近帝城经过。这一天,四周的边境地区感到惭愧,而三辅地区(指河北、山西和河南地区)何时能完全停止战乱呢?诗人提到卫青(汉朝将领)仍然带着战斗的武器出塞,魏绛(指魏国和绛州)仍然在讨论如何应对战乱。诗人希望汉家能够实现与胡族的和平,希望听到回中原的胡族演奏横吹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明代时期北方的战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惜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胡骑渡河和射雕的场景,与城市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乱给边境地区带来的痛苦和不安。诗人通过提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卫青和魏绛,暗示了对战争的深思和对和平的期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胡族和汉族和睦相处的愿望,寄托了对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反思。同时,通过历史人物和文化符号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思想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读音参考

gēng xū bā yuè lǔ biàn èr shǒu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

hú qí cháo qū dù hēi hé, shè diāo hái bàng dì chéng guò.
胡骑朝驱度黑河,射雕还傍帝城过。
sì jiāo cǐ rì cán duō dié, sān fǔ hé shí suì xī gē.
四郊此日惭多叠,三辅何时遂息戈。
chū sài wèi qīng yóu hé jǐ, cóng róng wèi jiàng màn lùn hé.
出塞卫青犹荷戟,从戎魏绛漫论和。
hàn jiā huì jiàn píng hú jī, yuàn tīng huí zhōng héng chuī gē.
汉家会见平胡绩,愿听回中横吹歌。

梁有誉诗文推荐

征马长嘶起朔风,独怜平子思无穷。烟尘未值萧条候,世事空归感慨中。云暗故关听断角,日沉残垒见孤鸿。悬知吊古经行处,好问当年李牧功。

胡骑朝驱度黑河,射雕还傍帝城过。四郊此日惭多叠,三辅何时遂息戈。出塞卫青犹荷戟,从戎魏绛漫论和。汉家会见平胡绩,愿听回中横吹歌。

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时有山僧出,残阳独掩门。

寒日照流水,晚风吹古树。遥听暮钟声,依依度江去。

新水斜通浴鹭洲,苍苍孤屿镜中浮。黄花未绽江南景,紫蟹先成水国秋。旧路忽惊芳草合,高台独上暮云稠。郊居岂为栖迟计,堪笑人间沈隐侯。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吴越欢奔走,江湖获溯沿。沙虫谗倏及,野鵩祸翻缠。菊落哀...

使星遥指晋阳城,晓度郊原铁骑迎。狐塞天低横杀气,雁山秋早动边声。书生倚剑心徒切,诸将挥戈意未平。若过北堂春宴罢,还将筹策献承明。

崇岫控越徼,巍镇峙郊甸。崒峍亿劫余,迢递百里见。疏岭何岑峭,阳林郁蓊蒨。峻拟玄天平,俯瞰海日炫。化城架层颠,拂策陟遥岘。逢槎旧术迷,遭石新磴转。始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