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徒

示徒朗读

早办莲花劫外因,乾城海市恐非真。
青铜屡换娘生面,黄壤频收鬼录人。
未守鹅珠犹刻粪,强修蛇箧类添薪。
何当净扫松阴石,送想金天德水滨。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示徒译文及注释

《示徒》是明代诗人孤松秀上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办莲花劫外因,
乾城海市恐非真。
青铜屡换娘生面,
黄壤频收鬼录人。
未守鹅珠犹刻粪,
强修蛇箧类添薪。
何当净扫松阴石,
送想金天德水滨。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描述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景象,暗示了世事的虚幻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首联“早办莲花劫外因,乾城海市恐非真”,以莲花为比喻,意味着追求纯洁和美好的事物可能并非真实存在,暗示人世间的善良与美丽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的幻觉。

次联“青铜屡换娘生面,黄壤频收鬼录人”,通过描述青铜器上的面貌频繁变化和黄土上频繁埋葬的人们,表达了人事无常、生死如履薄冰的观念。这里的“鬼录人”暗示了人们的命运无常,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恐惧。

再联“未守鹅珠犹刻粪,强修蛇箧类添薪”,通过比喻鹅珠被刻上粪便和强行修补蛇箧加木柴,表达了人们在追求完美和改变命运时的困境和无奈。这里的“鹅珠”和“蛇箧”都是珍贵的物品,但它们被污染或改变,暗示了人们努力改变命运却往往事与愿违。

末联“何当净扫松阴石,送想金天德水滨”,通过描述净扫松阴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和追求纯洁的向往。这里的“金天德水滨”暗示了一个理想的境地,诗人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的纷扰,回归到宁静和美好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隐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于世事虚幻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这些景象,传达了对于真实与虚幻、善良与恶意、纯洁与污染之间的矛盾和困惑,以及对于追求纯洁和美好的向往。

示徒读音参考

shì tú
示徒

zǎo bàn lián huā jié wài yīn, gān chéng hǎi shì kǒng fēi zhēn.
早办莲花劫外因,乾城海市恐非真。
qīng tóng lǚ huàn niáng shēng miàn, huáng rǎng pín shōu guǐ lù rén.
青铜屡换娘生面,黄壤频收鬼录人。
wèi shǒu é zhū yóu kè fèn, qiáng xiū shé qiè lèi tiān xīn.
未守鹅珠犹刻粪,强修蛇箧类添薪。
hé dāng jìng sǎo sōng yīn shí, sòng xiǎng jīn tiān dé shuǐ bīn.
何当净扫松阴石,送想金天德水滨。

孤松秀上诗文推荐

左徒忠愤见词章,风阻舲船拜庙旁。鱼腹吐云天半黑,龙门吹浪日俱黄。蕙肴桂酒乡人荐,修幕灵衣估客张。应念远游将托乘,涉余容与上涔阳。

落日淮阴道,人传汉将名。悬知三旅尽,安用一军惊。赫奕飞龙佐,逡巡走狗烹。英雄空庙貌,千古恨难平。

细霭轻岚散竹林,搘颐小坐听晨禽。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八座荣天禄,三祗证妙身。慧涵清净理,寿历太平春。绮席徵歌少,篮舆入社频。阶前戏彩客,亦足法王臣。

泡焰俄惊五十春,卉衣霍食已三旬。枯藤鼠啮悲斜日,敝箧蛇攻苦病身。牛马任人呼辄应,荃茅在我辨非真。闭门且觅安心法,槛外松风解拂尘。

日出苍烟尽,千山入望新。风流临水树,云逆过桥人。花竹殊无恙,茅茨未有邻。颓然自终古,不是学逃秦。

茅屋青岩半,云来路已迷。树深松鼠竞,花暗竹鸡啼。绝壁吹寒瀑,空潭饮素霓。日斜山影里,樵语下前谿。

三因不究病何长,人日晴和强下床。托命瘦筇翻似躄,怖头明镜实非狂。梅横露蕊犹包紫,柳軃烟梢渐著黄。洒翰檄魔文已就,波旬应向藕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