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踏莎行朗读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
锁窗醉枕惊眠处。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上鸣秋雨。
飞阁愁登,倚阑凝伫。
孤鸿影没江天暮。
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踏莎行
相关诗文:

踏莎行译文及注释

《踏莎行》是宋代诗人石孝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
锁窗醉枕惊眠处。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上鸣秋雨。
飞阁愁登,倚阑凝伫。
孤鸿影没江天暮。
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

中文译文:
踩踏着莎草而行,
沉水中红色消逝,遮掩住素色的屏山。
闭窗之处,醉卧在枕头上,惊醒了沉睡。
芰荷的香气中散发着秋风,芭蕉上鸣响着秋雨。
登上飞阁,心中忧愁,倚在栏杆上凝视。
孤雁的影子消失在江天的暮色中。
行云懒洋洋地寄来美好的音乐声,断云暗暗地追逐斜阳的离去。

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以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沈水销红,屏山掩素"表达了秋水中红叶逐渐凋零的景象,山中的树木也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绿色。"锁窗醉枕惊眠处"描绘了诗人在房间里醉卧的情景,因为外界景色的变化而惊醒。接着,诗人通过"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上鸣秋雨"描绘了秋天的气息,芰荷散发出的香气中弥漫着秋风,芭蕉上有秋雨的声音。

后四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飞阁愁登,倚阑凝伫"描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他站在阑杆边凝视远方。"孤鸿影没江天暮"描绘了孤雁的影子消失在夕阳下的江天之中,传达了时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主题。最后两句"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描绘了流动的云彩,行云懒洋洋地将美好的音乐传送过来,而断云则追逐着斜阳的离去,表达了时光的不停流转。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和音韵的运用也展示了石孝友细腻的诗歌表达能力。

踏莎行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shěn shuǐ xiāo hóng, píng shān yǎn sù.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
suǒ chuāng zuì zhěn jīng mián chù.
锁窗醉枕惊眠处。
jì hé xiāng lǐ sàn qiū fēng, bā jiāo shàng míng qiū yǔ.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上鸣秋雨。
fēi gé chóu dēng, yǐ lán níng zhù.
飞阁愁登,倚阑凝伫。
gū hóng yǐng méi jiāng tiān mù.
孤鸿影没江天暮。
xíng yún lǎn jì hǎo yīn lái, duàn yún àn zhú xié yáng qù.
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

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石孝友诗文推荐

屏障重重翠幕遮。兰膏烟暖篆香斜。相思树上双栖翼,连理枝头并蒂花。敧凤髻,亸乌纱。云慵雨困兴无涯。个中赢取平生事,兔走乌飞一任他。

收拾眉尖眼尾情。夜来真个梦倾城。鸳鸯有底情难尽,蝴蝶无端梦易惊。愁一掬,月三更。绣帏应好睡轻盈。知他莫有相怜分,展转寻思直到明。

帘卷南薰,微雨过、天容似沐。开绮燕,红蕖别馆,绿槐高屋。灵寿杖横龙脊瘦,长年酒酿鹅儿熟。唤飞琼、亲捧紫霞杯,歌新曲。双凤好,温和玉。谈俭幕,嬉莱眼。且...

柳岸梅溪春又生。风枝斜里雪枝横。空牵归兴惹离情。灰尽寸心犹自热,泪承双睫不能晴。梦云楼隔豫章城。

汉皇受禅新尧统。沼跃潜鱼仪舞凤。五云色备观台书,万世功成贤相用。江湖襟带蛮荆控。摩抚民劳输土贡。愿倾石尉望尘心,来献鲁侯难老颂。

云树直。雨歇半空犹湿。山影插尖高几尺。依依衔落日。远岸双飞溪鸟。一水无情自碧。飒飒白苹风正急。断肠人独立。

寒蛩切切响空帷。断肠风叶霜枝。凤楼何处雁书迟。空数归期。□□沈腰春瘦,却成宋玉秋悲。又还辜负菊花时。没个人知。

收拾眉尖眼尾情。当筵相见便相亲。偷传翡翠歌中意,暗合鸳鸯梦里身。云态度,月精神。月流云散两无情。觉来一枕凄凉恨,不敢分明说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