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赋十四弦)

太常引(赋十四弦)朗读

仙机似欲织纤罗。
仿佛度金梭。
无奈玉纤何。
却弹作、清商恨多。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
世路苦风波。
且痛饮、公无渡河。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太常引
相关诗文:

太常引(赋十四弦)译文及注释

《太常引(赋十四弦)》是辛弃疾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机似欲织纤罗。
仿佛度金梭。
无奈玉纤何。
却弹作、清商恨多。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
世路苦风波。
且痛饮、公无渡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纺织时的情景,以及诗人因思念而心生感慨的心情。女子纺织的仙机(纺织机)仿佛要织出精美的纤细丝罗,宛如金梭来回穿梭。然而,玉纤(指纤细的丝线)却难以织成美好的东西,让人心生无奈之情。诗人一边弹奏古琴,演奏着清商音乐,一边感叹着其中的苦涩和怨恨。珠帘之后,女子的影子如花半面,美丽绝伦,胜过了隔帘歌舞的艳丽景象。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经历了许多苦难和风波。诗人只能痛饮酒,暂时忘却痛苦,但并不能改变无法渡过难关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纺织和音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的女子纺织的情景,展现了一种精致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暗喻了人生中的努力和付出,然而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诗人弹奏清商音乐,表达了内心的苦痛和无奈,音乐成为他宣泄情感的媒介。珠帘之后的女子影子如花半面,展示了美丽的一面,但这美丽却只能隔着帘幕观赏,让人感到遥不可及。最后,诗人以痛饮作为一种释放和忘却的方式,但他也意识到,这并不能改变世界的风波和命运的无情。

这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对女子纺织和音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矛盾体验。它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是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太常引(赋十四弦)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fù shí sì xián
太常引(赋十四弦)

xiān jī shì yù zhī xiān luó.
仙机似欲织纤罗。
fǎng fú dù jīn suō.
仿佛度金梭。
wú nài yù xiān hé.
无奈玉纤何。
què dàn zuò qīng shāng hèn duō.
却弹作、清商恨多。
zhū lián yǐng lǐ, rú huā bàn miàn, jué shèng gé lián gē.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
shì lù kǔ fēng bō.
世路苦风波。
qiě tòng yǐn gōng wú dù hé.
且痛饮、公无渡河。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诗文推荐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炉烬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何人柳外横斜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摛锦绣,写玫瑰。长年富贵属多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莫殢春光花下游。便须准备落花愁。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将扰扰,付悠悠。此生於世百无忧。新愁次第相抛舍,要伴春归天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