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太常引朗读

三三五五短长亭。
都只解、送人行。
天远树冥冥。
怅好梦、才成又惊。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
应是困_腾。
问心绪、而今怎生。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太常引
相关诗文:

太常引译文及注释

《太常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沈端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太常引,三三五五短长亭。
太常官是宋代官职名称,这里引指的是引导、引领。三三五五指的是一群人,短长亭是一个小亭子。整句意为:太常引领一群人在短长亭前。

都只解,送人行。
都指的是大家,只解指只会。送人行表示送别离行。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只懂得送别,却不懂得别离之苦。

天远树冥冥。
天远指天空遥远,树冥冥表示树木昏暗。这句描述了天空遥远而树木昏暗的景象,暗示了离别时的忧伤情绪。

怅好梦,才成又惊。
怅好梦表示怀念美好的梦境,才成又惊表示刚刚实现美好梦境又被惊醒。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在离别后回忆起美好的梦境,却又被现实所惊醒的心情。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
夜堂歌罢指夜晚宴会歌唱结束,小楼钟断表示小楼上的钟声停止。归路已闻莺指回程的路上已经能听到黄莺的鸣叫声。这句描绘了夜晚宴会结束,离别的钟声响起,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回家的路上春天的气息。

应是困_腾。
这句诗中的最后一句缺少了一个字,无法完整理解其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这里可能指作者在离别后感到困倦和思绪纷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人们内心的情感。作者通过描绘短长亭、天空和树木的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梦境的怀念和被现实打破的失望,表达了离别时的忧伤和不舍之情。最后,诗人通过描述夜晚宴会的结束和回程路上的春天气息,展现了希望和期待的情绪。整首诗抒发了人们在别离中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太常引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sān sān wǔ wǔ duǎn cháng tíng.
三三五五短长亭。
dōu zhǐ jiě sòng rén xíng.
都只解、送人行。
tiān yuǎn shù míng míng.
天远树冥冥。
chàng hǎo mèng cái chéng yòu jīng.
怅好梦、才成又惊。
yè táng gē bà, xiǎo lóu zhōng duàn, guī lù yǐ wén yīng.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
yìng shì kùn téng.
应是困_腾。
wèn xīn xù ér jīn zěn shēng.
问心绪、而今怎生。

沈端节诗文推荐

春山千里供行色。客愁浓似春山碧。幸自不思归。子规心上啼。芳意随人老。绿尽江南草。窈窕可人花。路长何处家。

楚山千叠伤心碧。伤心只有遥相忆。解佩揖巫云。愁生洛浦春。香波凝宿雾。梦断消魂处。空听水泠泠。如闻宝瑟声。

昔年曾记寻芳处,短帽冲寒。竹处江干。玉面皮儿月下观。而今老大风流减,百事心阑。谷底林间。坐对横枝只鼻酸。

怀人意思,悲秋情绪,长是文园病后。蛛丝轻袅玉钗风,想花貌、参差依旧。无穷往事,一襟新恨,老泪淋浪卮酒。天涯相对话平生,怅南北、还如箕斗。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江北江南雨处愁,忍看花影动。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愁极强登临,毕竟愁难避。千里江山黯淡中,总是悲秋意。谁插菊花枝,谁带茱萸佩。独倚兰干醉不成,日暮西风起。

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招愁买恨带人疑。一味笑吟吟地。闲趁莺来日下,却随燕入乌衣。阿蛮风味有谁知。认得乐天词意。

喜人眉心黄点莹。珠佩玲珑透影。风露萧萧冷。梦回月窟香成阵。秋后情怀君莫问。拚了因他瘦损。不似寻常韵。细看没处安排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