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朗读

薄云卷雨凉成阵。
雨晴陡觉荷香润。
波影淡塞星。
水边镫火明。
白萍洲上路。
几度来还去。
彩枕恨茫茫。
笛声依夜长。

下载这首诗
(1)
诗文归类:菩萨蛮
诗文主题:上路彩枕茫茫笛声
相关诗文: 宿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译文及注释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是宋代文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薄云卷雨凉成阵。
雨晴陡觉荷香润。
波影淡塞星。
水边镫火明。
白萍洲上路。
几度来还去。
彩枕恨茫茫。
笛声依夜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余家楼听到笛声时的景象和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深情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赏析:

- "薄云卷雨凉成阵":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薄云飘动、雨水凉爽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里的薄云和雨水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变幻。

- "雨晴陡觉荷香润":诗人在雨过天晴的时刻,感受到空气中荷花的清香。这里的雨晴和荷香都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传递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心情。

- "波影淡塞星":这句诗表达了水波的波纹在星光的照射下显得淡而无形,给人一种闪烁的美感。波影和星光的交融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 "水边镫火明":诗人在水边看到马镫上的火光明亮,这可能是指夜晚行人的灯火。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安全和温暖的感觉。

- "白萍洲上路":诗人描述了在白萍洲上行走的路途,表达了他多次往来的心情。白萍洲是一个虚构的地名,可能是诗人创作的一个意境。

- "几度来还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多次往来的频繁和反复,暗示了他长期的离别和思念之情。

- "彩枕恨茫茫":诗人借用彩枕来象征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 "笛声依夜长":整首诗以夜晚听到笛声为切入点,最后以笛声的长久不断作为结束。诗人通过笛声的持续,表达了他对过往时光和离别情感的长久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感知和表达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离别的深情思绪。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抒情手法,给人以清新、悠远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思维和艺术境界。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yè sù yú jiā lóu wén dí shēng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

báo yún juǎn yǔ liáng chéng zhèn.
薄云卷雨凉成阵。
yǔ qíng dǒu jué hé xiāng rùn.
雨晴陡觉荷香润。
bō yǐng dàn sāi xīng.
波影淡塞星。
shuǐ biān dèng huǒ míng.
水边镫火明。
bái píng zhōu shàng lù.
白萍洲上路。
jǐ dù lái huán qù.
几度来还去。
cǎi zhěn hèn máng máng.
彩枕恨茫茫。
dí shēng yī yè zhǎng.
笛声依夜长。

韩元吉诗文推荐

江路晓来雨,残暑夜全消。人言天上今夕,飞鹊渐成桥。杳杳云车何处。脉脉红蕖香度。瓜果趁良宵。推枕断虹卷,抚槛白鱼跳。无湖客,临风露,倚兰苕。云涛四起,极...

落日澹芳草,烟际一鸥浮。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平生壮志,长...

宦达平生早,高年及引归。安车荣绛节,黄发遽衰衣。未致生刍奠,俄惊薤露晞。孝心天地恻,相望两灵帏。

十载文场未奏功,鹖冠一笑且舂容。遥知横槊荻芦岸,海阔蛟鼍赴笔锋。

翰墨通家旧,吁嗟大父时,追随千里驾,酬唱百篇诗。小器惭非远,孤童误见奇。殷勤授简意,敢负昔年期。

野竹漫山水漫门,未离城市却如村。何须更问柴桑陌,三径虽寒菊尚存。

草草重阳节,黄花惜未开。故人犹有酒,行客且衔杯。日落蛩声苦,云低雁影来。南山足佳气,独立意徘徊。

闭户跏趺意已清,炉香烧尽一灯明。空庭叶落知多少,一任西风百种声。